【摘要】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如:认真学习的态度;对美的感受力;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护劳动成果的品德,自制、自控能力,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等。由此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多方面的创设环境,环境对孩子有着很多暗示的作用。因此,不仅要注重良好精神环境创设,同时也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并通过多渠道的方式促进孩子阅读的兴趣,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习惯 幼儿兴趣
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英国著名的教育专业作家艾登·钱伯斯在他所著的《阅读环境——大人如何帮助孩子们享受图书》中强调:“环境对幼儿的阅读活动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新的教育理念认为,3-6岁是培养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孩子潜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早期阅读是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等。早期阅读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是通向视野开阔、心灵丰富、头脑发达、聪明伶俐的最佳途径。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维护幼儿良好的阅读心态,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求知的源泉,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会积极参与,因此,我们应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创设各种适合幼儿阅读的良好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润物细无声,日常的隐性教育对孩子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幼儿的语言也是通过模仿周围的环境而获得的,教师在平日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幼儿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规范的、优美的语言环境,正确的发音、规范的语法、准确、优美的语言……都会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这样的环境能给幼儿以一种美的享受,并能激发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促进幼儿自主的模仿与学习,自然习得语言的运用。这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
教师的肯定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大的鼓励,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鼓励与表扬对于幼儿来说,好比是雨后的彩虹,每个孩子都会期盼来自老师的鼓励与肯定。适宜的正面强化有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增强其阅读的自信心。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我们会及时给予幼儿鼓励,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成功。一个微笑、一句表扬、一个抚摸……教师的一个微乎其微的动作或语言都会在幼儿幼小的心田洒上滋润的细雨。良好的阅读氛围是靠幼儿、教师、环境三者间相互摩擦产生的,我们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和谐、支持、平等的氛围,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以促进阅读的有效性。
二、丰富阅读材料,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料,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受环境的影响越大。良好的环境创设,能让幼儿的阅读更有效。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的放矢的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的选择阅读材料,自主的进行感知体验探索。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幼儿读物:
曹文轩说:“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有见过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所以选择好人生的第一本书非常重要。有了阅读场所的基础,必然要有阅读材料的保证,才能使阅读活动正常开展。利用活动室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的一个角落,投放多样化的可供幼儿随意取放的图书。适宜化的幼儿读物深受幼儿的喜欢,小班幼儿喜欢情节简单,人物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艳,配有简单词句的一页单幅图画书。图书的尺寸尽量大,纸质厚韧些,便于幼儿反复翻阅。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为幼儿选择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人物角色单一、画面内容较为丰富的一页一幅画书。一些具有鲜明,夸张而富创造性的故事深受幼儿喜爱。
2、创设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
轻松、温馨、愉快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阅读之前先爱上阅读的氛围,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环境的感染,沉浸其中,我们幼儿园创设了富有语言教育表演特色的小舞台,在小舞台中体现了分享阅读教育,幼儿可以利用道具进行故事表演,除此之外,在小舞台的材料投放方面,我们幼儿园注重动静交替,有头饰、手偶,以及对应的背景图供幼儿表演。我们在公共区域中也设立了绘本室,根据不同各年龄段也有对应的计划,以及我们会不定期的更换、整理班级图书区中的的图书,在班级图书区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
为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无拘无束的阅读,在阅读区为幼儿提供娃娃靠垫、毯子等物品,在活动中幼儿可以坐在毯子上看书,也可以靠在娃娃靠垫上阅读,体会到阅读其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从而达到喜欢阅读、主要阅读的目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们也被这布置温馨的“图书角”所吸引。在图书角中,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读物,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方式,或单独,或与同伴一起看。
三、阅读活动与各领域有机结合,促进幼儿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一切生活皆教育,阅读就是生活,来源于孩子生活的每个角落,只有把阅读活动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才能从更大力度上促进阅读的有效性。我们每周在晨检都会请家长义工为我们孩子讲绘本,不但增进了家园的感情也丰富了幼儿的阅读,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比较喜欢的绘本开展,如:《汤姆尿床了》《生气汤》等。每周也会有“善善故事屋”对孩子们每周的绘本进行语音录制,放在我们园内的公众号里,方便了家长与幼儿进行绘本阅读,不但巩固了绘本内容也增加了幼儿的兴趣以及亲子间的关系,培养了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教师时刻有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意识,在幼儿生活的一些过渡环节,如午餐、午点前、还有午餐后、离园时,一般都要求幼儿安静地等待的,我利用这些时间我会进行绘本阅读,也会请孩子来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们还在四月开展了 “故事大王”活动,活动中不但锻炼了幼儿的自信心,也为幼儿积累了经验,通过故事大王比赛活动幼儿从中收获了很多。
正是这样一些灵活多样的活动,充分利用了幼儿的各种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多样运用和学习语言的机会,让幼儿从各类经验的不同特点发挥他们对语言学习的不同作用,使孩子们从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获得语言经验,促进了幼儿阅读能力乃至语言的发展。
四、家园一致,提高家长指导幼儿阅读的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从孩子一出生,家长就不停地用语言与孩子交流,拿图画书讲故事给孩子听,孩子就会受到家长的熏陶,家长是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家园一致,指导幼儿阅读,能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家园的互动,可使幼儿的活动兴趣和学习经验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与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鼓励家长利用业余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以游戏的形式与孩子共同开展阅读活动,并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向孩子提出相关的问题,对孩子的回答及时的给予肯定与表扬。
我们还开展了家长自制图书活动,在自制图书中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进行制作,可以制作相关绘本,可以制作幼儿成长故事等,在活动中家长都很积极地参加,我们将书本放在图书区中,发现幼儿的兴趣也增加了很多,在图书区中幼儿相互分享着自己的图书,不但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成长。有人说:“母亲温柔的朗读是童年最美妙的音乐。”这种家园互动式的亲子阅读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孩子良好素质的养成。
总之,对于刚接触阅读的孩子,我们要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主、以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为辅。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把握良好时机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指导,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把阅读和愉悦的体验联系在一起。
幼儿的阅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家长和老师有目的、合理地培养和指导等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他们从中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促进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有书读,“会”读书的前提下,幼儿阅读能力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这种能力的获得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切不可错失良机,贻误幼儿一生发展。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为幼儿未来成长奠定基石,使他们终身受益于阅读书籍给其一生带来的福祉吧!
“阅读是生活,阅读是游戏,阅读是学习”,它告诉我们幼儿的图文阅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我们要多从孩子的生活中获取内容,把图文阅读融于幼儿生活,并多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促进幼儿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2005年
[2]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陕西出版社 2010年
[3]如何教宝宝阅读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8年
[4]如何给孩子挑选有营养的书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