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书达礼的人。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和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长社交,孤独无伴,而形成了任性、内向等不良性格。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幼儿园就开设社交课,并使之和思想品德、艺术、劳动等类课程结合起来,讲授一些诸如做人要诚实、守信、知耻、守公德、讲良心,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习惯教育
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子女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1生活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培养小班幼儿园的礼仪习惯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特别是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家里的长辈们不管是什么事都依着他、让着他,生怕他受一点点惊吓和委屈,孩子们自然成了家中的“老大”,什么事都是孩子说了算,滋长了一些作为独生子女而引发的不良习气,不懂得尊重他人,与人交往不懂得谦让、不讲礼貌,公共场所不守秩序等。为此,我们把礼仪教育渗透在小班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入园、盥洗、进餐、睡眠等各个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如每天早上我们老师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的迎接每一位孩子,哪怕是碰到不愿打招呼的孩子,我们也是主动笑迎:“小宝贝,早上好。”“宝宝,今天你真帅气呀。”“宝宝,今天的这件衣服好漂亮啊!”接着就抱抱或亲亲宝宝,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热情和关爱,慢慢地就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主动和我们打招呼,把我们老师当成他的妈妈或家人,也就懂得来关注和信任我们。事后及时表扬这些有礼貌懂礼仪的孩子,这样不仅给孩子们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给每一位孩子和家长带来舒心和放心,营造出了和谐、温馨的氛围,从而培养了小班幼儿园的礼仪习惯。
2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规范小班幼儿园的礼仪行为
游戏是小班幼儿园的主导活动,也是小班幼儿园成长必经的过程。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不仅需要克服困难,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小班幼儿园渗透礼仪教育并落实到行为中,真是礼仪养成的最佳时机,同时也融入了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和待人之礼。
3亲子互动中渗透礼仪教育,树立小班幼儿园的礼仪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接触最多的就是他的家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所以只有在孩子身边树立正确的榜样,才能促进孩子间的和睦相处、友好交往。但有的家庭没有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本身的礼仪习惯不是很讲究的话,那么他们的孩子对待他人时就会显得不够有礼貌,如我们班上有这样几位家长,由于早上上班来不及,把孩子送到教室门口就匆匆离开了,也不和孩子说要和老师问好,当我们看到孩子想和家长说话的时候,家长早已不见人影了,可见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主动问好还是有点难度的,甚至有时我们主动和孩子问好时孩子也无动于衷。反之,注重礼仪榜样的家长和孩子来园时,时时会提醒孩子要和老师说“老师,早上好。”开始有的孩子也不愿意和我们打招呼,但在家长天天榜样的树立中,让孩子明白了礼仪的重要,慢慢的也就会从他人的提醒到自己的主动问候,再慢慢的会扩展到大些范围的问候,会主动和同伴的家人打招呼。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时时处处都有教育的契机,时时刻刻都可以做得恰到好处,只要我们家长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就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班幼儿园良好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的一节课、一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显性课程”,又要有多方位、多渠道、多渗透的“隐性课程”。小班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它的养成是由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主动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我们必须要求在实践中的一贯性和一致性,要有针对、有系统地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小班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家园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出发,塑造小班幼儿园良好的品质,启迪小班幼儿园幼小的心灵,相信礼仪教育会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别人说:“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孩子若有说粗话的习惯,不要当他只是小孩子说话什么都不懂。虽然他们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话的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坏习惯就会慢慢的形成。如果发现了孩子说粗话,那么就应当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阻止孩子继续说下去,不要就只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对孩子进行打骂,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孩子有很强的叛逆心理。
希望通过家长、老师、孩子们共同努力、共同学习,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从而形成人人懂礼貌,人人讲文明,使男孩成为未来社会彬彬有礼的绅士,女孩成为未来落落大方的淑女,让礼仪之花开遍我们的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