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期刊
   └   期刊
   └   著作
   └   讲解
   └   论文名单
最新热点  
 ·  陪孩子做这24件小事
 ·  三所小学寒假劳动清单,跟孩子一起看...
 ·  寒假正是读书时,3个亲子阅读故事一...
 ·  2023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
 ·  践行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
 ·  教育部关于印发 《幼儿园督导评估办...
 ·  幼儿园春季学期​各类计划合集...
论文名单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期刊 -> 论文名单      
【二等奖】浅谈学前教育的方法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可以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教育的整个链条上,尤其以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更为关键,一首一尾的两个阶段代表着不同年龄段的重要性,前者是国民教育的开端,后者是国民教育的尾声,而人生教育中个体的大部分行为规范和习惯,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是在学前教育中开始接触到的,并在随后的教育阶段中逐步完善,所以说,学前教育是人生受教育的根基,是基础之基础,是终身学习观念的起始。

 

  影学前教育的影响因素

  学前教育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因素、教育硬件因素和幼儿教师因素。

 

  1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初环节,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程度极大,孩子的天性的模仿,家长们的优劣行为都会被孩子暗中学习并且效仿,从而影响其以后的生活。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就很好地秉承了这个观点,有意地把优良的行为习惯展现给儿子,儿子把这些优点模仿和学习,受益无穷。

  家长们尤其是父母,是孩子一生当中的第一任老师,在广义的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教育甚至比学校教育更为关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形成良性互动,互相支持,给予孩子最大的关怀和帮助,这样才能完善学前教育。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促使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起跑线,有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完全寄托于学校教育,而忽略家庭教育,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除了做到对孩子的物质支持,也要着重对孩子的精神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家庭教育,加上优秀的学校教育,一个优秀的个体的成长才有了更加完备的土壤,孩子成才的几率也会大幅度上升。

 

  2 教育硬件因素。

  孩子的天性除了模仿,还有玩。怎么让孩子很好的发挥“玩”的天性,这就涉及到教育的硬件因素。从宏观上讲,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学前教育的硬件设施也处于逐渐地完善和优化当中。不同地区根据自身发展水平的高低,配备了不同的硬件设施,这些硬件设施为孩子们的“玩”提供了场地和保障。

  解放孩子的天性,发挥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配套的硬件设施是不可或缺的。让孩子动手实践,寓教于乐,让孩子通过“玩”的过程展现自身天赋,体现自身潜力。

  如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说的一样,“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3 教师因素。

  同相关配套设施相比,教师因素可以说是软件因素。孩子在学校教育当中直接面对的最多的人就是教师,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完善自我的重要保障。优秀的教师团队建设,有利于孩子们学习能力的养成,以人为本地因材施教有利于个体个性的发展。优秀的教师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在学校教育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性格和行为习惯都会受到教师的极大影响。

  好的教师的孩子身心良好发展的基石。学前教育的软件因素和硬件因素同样重要。

 

  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

  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古今中外诸多教育理念的影响。古代幼儿教育方法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西方的教育思维和理念也有不少可以汲取养分的东西,把中西方优秀的学前教育方式方法结合在一起,去粗取精、辨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对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将大有裨益。

 

  1我国古代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古已有之。由于古人的平均寿命较之现在低了很多,所以古代家庭更加重视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中说道:“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古代家庭把婴幼儿教育放在了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强调该阶段教育的重要性,对婴幼儿教育“深耕细种”,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逐渐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方法。长期积累的宝贵的教育经验尤其是其中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的教育方式方法,至今仍然显现其价值,对现阶段的我国学前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示警

  示警,指的就是家长对于孩子的一些贪玩不受管教不思进取的行为多次说教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以具体的动作或者是信号警示孩子,因此受到的良好效果。这种具体的动作和信号就是示警,或者说是警示。我国历史上最典型的示警的例子就是亚圣孟子的母亲。孟子在婴幼儿时期调皮贪玩,以致予荒滞了学业,极其重视教育的孟子母亲当着孟子的面,把正在织的布用刀砍断,示警给孟子,并且说你现在荒废学业,就如同我斩断织的布一样,一旦斩断,前功尽弃,一无所成。少年时期不好好学习,成人后将成为任人宰割的奴隶而遭致祸患。这样的示警让孟子如梦方醒,他加倍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家。三字经里的两句“子不学、断机杼”就是这个故事的总结。

  2)遇物而教

  遇物而教、顾名思义就是家长遇到什么物件,就给孩子讲解这个物件的相关知识,经历什么事情,就给孩子讲这件事情的有关道理。

  这样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食物,小到生活器具,如牙膏牙刷、针线、椅子凳子、大到家用电器、房子、汽车。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会经历不同的事情,家长在事情过后可以把道理讲给孩子,来提高其认知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大量事实证明,遇物而教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坚持,效果更明显。

  3)善恶观培养

  孩子的道德观的养成,就是从善恶观养成开始的。婴幼儿起初缺乏是非观念,家长要处处留意,把标准的是非判别标准告诉孩子,这不需要特别高深的道理,就凭借小事情就可以循循善诱。家长用具体的人或事情,把好人和坏人,好事和坏事告诉孩子,待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再把更全面的评价标准讲解给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标准还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还是亚圣孟子的例子,三字经里的“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孟子的母亲把家搬到了离父亲的墓地附近,以自己知道的知识教育孟子。因为周围是墓地,经常有人哭哭叫叫,孟子也学着那些人,他们走来走去,孟子也跟着他们。孟子的母亲看见了,就想这个居住的地方不是很理想的地方。于是,孟子的母亲又一次搬家,搬到集市边上。因为小贩们都想赚钱,拼命招揽生意,孟子也学着小贩们一样大喊,孟子的母亲见了,又想这个居住的地方不好。孟子的母亲又一次搬家了,这次,她搬到了学堂,因为经常会有文人来学校作揖拜跪,孟子就向母亲提出要上学读书,孟子的母亲说这才是理想的地方。

  对善恶观的培养,是对孩子优秀道德观念培养的基础,这种善恶观的培养不仅适用于古代,同样也适用于现代。当今社会包罗万象,家长们可以通过电影电视书籍等等媒介,把好人好事同坏人坏事区分开来,使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种下善恶观培养的种子。

  4)兴趣培养

  在兴趣培养这个范畴里,我国古代的教育理念和现代西方的观念不谋而合。我国古代的学者意识到教育婴幼儿,培养其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明代的王阳明在《训蒙大意示教刘伯颂等》中提到“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王阳明的意思就是根据孩子们的爱好因势利导,培养其对于诗歌和礼仪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兴趣爱好逐渐形成,家长们应当注意留意,把他们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加以发展。“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父亲郑洪升谈及两个儿子的教育时讲过,郑渊洁小时候喜欢看书和写作,他就鼓励郑渊洁发展这个兴趣爱好,郑渊洁成了世界上作品印刷数量最多的作家,两亿本的印刷数量还破了吉尼斯的世界纪录,郑洪升另一个儿子郑毅洁从小喜欢小动物,郑洪升也加以因势利导,培养他这方面的兴趣爱好,郑毅洁后来成了著名的“信鸽大王”,郑洪升说,如果把两个孩子按照另一个的兴趣爱好培养,则两个孩子的教育就都失败了。

  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方面中,鼓励的作用不可缺少,所以郑毅洁有一句名言叫“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

  5)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在指的是顺应孩子自然发展,按照其身心特点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明代的王阳明在《训蒙大意示教刘伯颂等》中提到“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王阳明强调了婴幼儿“爱玩”的特点,强调只有遵循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让其自然发展,根据孩子的喜好,把其乐意学习的内容传递给他们,以此激发其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动力。

  顺其自然和填鸭式的教育是相反面,婴幼儿像出生的苗子一样,只有不断呵护,给予其足够的养分,苗子才能茁壮成长,而如果“揠苗助长”或者强行违背其发展规律地灌注,则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甚至是一败涂地的效果。

 

  2 现代西方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果。随着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应试教育成为了一元化教育的不二法门。应试教育是现阶段选拔人才的重要模式,但它的最大弊端就是以考试升学为目标,只重视学生智育的培养,而不是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

  而西方的教育思想更加强调快乐教育,把游戏融入到教育当中,寓教于乐。这一点是我国学前教育值得借鉴的观念。西方教育理念和我国现阶段教育理念结合,总结出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1)家长与幼儿园保持有效沟通。

  如前文所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二者应当形成互相支持的局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紧密联系的教育整体。

  诚然,随着我国消费主义社会的逐渐形成,家长们面临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超过了以往的时期,繁忙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占据了家长们的大多数时间,于是对孩子们的教育就或多或少地被忽略了。家长寄希望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托付给幼儿园,这一点是不可取的。家长应该与幼儿园保持有效的沟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怀,充分地沟通能使得家长和幼儿园都能够真实地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并且根据孩子的具体状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地沟通和联系,才能真正地把学前教育工作做好。

  2)尊重孩子个体发育

  尊重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的重点,过去的千人一面的教育理念在逐渐被摒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是发展有针对性的个体教育的重要思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每个孩子未来都将在社会上发挥他的作用,这就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善于重视孩子的个体发育,在教育实践工作中,认真聆听每一个孩子的答案,与每一个孩子都认真沟通,发现其身上独一无二的特质,并且因势利导,鼓励培养其发展自己的个性,调动孩子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3)培养孩子创造力

  爱因斯坦的名言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想象力其实就是创造力。而创造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就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仅对孩子未来的教育和生活大有益处,更是对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地很好地贯彻。

  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探索精神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所具有的,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对孩子的探索精神要大力倡导、引导和鼓励。针对孩子们的兴趣,加以培养。然后就是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孩子本能地在陌生环境里会有不适感,教师们可以引导孩子凭借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不适感消除,提高自信心。还有就是教师要挖掘孩子的创造力,幼儿园提供音乐、美术、棋牌类等多种形式的教育,给孩子们充分选择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传统教育里,教师用一种方法教五十个学生,但现阶段的要求应该是用对一个学生用五十种方法。传统教育方式里,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创造力的培养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未来的学前教育中,想象力的培养将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结语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链条的开端和基础,在现阶段得到了空前的广泛的关注,形成一套全面而科学的理论方法至关重要。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受几方面的因素影响,只有结合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理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正地使学前教育科学化理论化发展,推荐我国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从而为国家的未来输送人才,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颜之推 杨敬敬 . 《颜氏家训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

 

[2]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线装书局,2014

  

 
版权所有:新时代学前教育网 Copyright ©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034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