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yang city Montessori kindergarten mixedmode study on children's
learning age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ZHAO Yan—e
Abstract :Comenius in the teaching theory system on the class teaching system, from
the aspect of the theory of system verification, but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collec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mixed age children learning
style. Montessori mixed age education method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one of the advanced, scientific and perfect pre-school education method. It
will 3-6 children in a class of common life and learning.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training class children'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for small children
provides a learning opportunity to imitat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proportion of young teachers and young, the teacher has more opportunities to
guide children to explore and explore the autonomy of the study. In reference
to Montessori mixed age children learning process,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with reference to the, the Montessori mixed age education law "in
China". Therefore, this thesis takes the Nanyang kindergarten as an
example mainly uses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observation and the interview method. Were mixed by understanding Montessori
kindergarten age basic present situation, from found Montessori mixed age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vides som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Montessori ;mixed age
children ;study way
目 录
TOC \o "1-3" \h \u 引言............................................................................................................................................ PAGEREF _Toc22121 1
1 混龄儿童学习方式的演变及理论基础................................................................................ PAGEREF _Toc15286 1
1.1 国内外混龄儿童学习方式的历史演变...................................................................... PAGEREF _Toc9568 1
1.2 研究混龄儿童学习方式的理论基础.......................................................................... PAGEREF _Toc707 2
2 南阳市混龄儿童现今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思考................................................................ PAGEREF _Toc21864 2
2.1 南阳市混龄教育学习方式现状调查.......................................................................... PAGEREF _Toc27133 2
2.2 问卷分析...................................................................................................................... PAGEREF _Toc24546 4
2.3 南阳市混龄教育学习方式的现状及问题.................................................................. PAGEREF _Toc6075 5
2.3.1 “导师”难寻,真正的混龄形式难以实施.................................................... PAGEREF _Toc17988 5
2.3.2 形式主义,实践中对蒙台梭利教育精髓的忽略............................................ PAGEREF _Toc4187 5
2.3.3 经济利益驱使下的“蒙台梭利教育热”........................................................ PAGEREF _Toc26931 6
3 改进混龄儿童学习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PAGEREF _Toc20670 6
3.1 教师方面: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与实践智慧.............................................................. PAGEREF _Toc15767 6
3.2 园方方面:完善管理、挖掘园本特色...................................................................... PAGEREF _Toc24467 6
3.2.1 加快完善幼儿园管理机制................................................................................ PAGEREF _Toc1848 6
3.2.2 深入挖掘幼儿教育课程资源 ................................................................ PAGEREF _Toc20976 6
3.3.3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PAGEREF _Toc11648 7
3.3 家园合作方面:建立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 PAGEREF _Toc9628 7
结论............................................................................................................................................ PAGEREF _Toc8979 7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9912 8
附录............................................................................................................................................ PAGEREF _Toc24412 9
致谢........................................................................................................................................... PAGEREF _Toc938 11
南阳市蒙台梭利幼儿园混龄儿童学习方式的研究
引言
自从邓小平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后,教育问题就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很多教育弊端就被提了出来,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同龄班级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研究者引进了与同龄教育相对应的混龄教育,与此同时,混龄教育还对我国独生子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更广的方面来讲,混龄教育不仅符合当下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弥补了同龄教育的不足。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何影仪(1999)就叙述了为什么混龄教育适合我国学前教育,之后很多学者也开始研究混龄教育。随着近年来混龄教育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与研究,我国开展混龄教育的幼儿园也就越来越多。然而,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混龄教育的内涵,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混龄教育对我国幼儿发展的意义。所以我想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混龄教育的相关文献,就南阳市的混龄教育学习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南阳市关于混龄教育学习方式的不足之处,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对策和建议。
1 混龄儿童学习方式的演变及理论基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科技时代,要就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填鸭式的班级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怎么解决这个时代问题呢?不同的教育家发表了不同的理论,但就儿童的学习方式蒙台梭利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蒙台梭利在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上,创建了一整套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并推动了混龄教育的发展,在她看来按年龄实行隔离室是一个人能够做的最残酷最不道德的事情之一经过实践,混龄教育能较好的解决儿童社会意识的发展,混龄教育就是将3到6周岁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环境里共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形式。蒙台梭利提倡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1.1 国内外混龄儿童学习方式的历史演变
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是以混龄教育的形式组织教育的。在原始社会,所有5、6岁以上的孩子在成人的指导下,实行集体的不分年龄的教育,奴隶社会实行以家庭为主的教育模式,如古代巴比伦教师组织学生相互竞赛,提倡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我国西周统治者创设了“孺子室”让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共同接受教育。在封建社会把儿童看成小大人对儿童实行整齐划一的教育。1795年萨特利混龄班教学模式是符合儿童个性发展的有效组织模式,1907年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和德克乐力的生活学校认为应该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合作学习生活。20世纪60年代古德兰和安德森的著作《无年级的学校》对混龄教育的研究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效果,之后各国开始研究混龄教育的学习方式。
1.2 研究混龄儿童学习方式的理论基础
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活动多是以教师为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幼儿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而素质教育要求放开幼儿的手、眼、嘴等,这时混龄教育就应运而生,混龄教育提倡幼儿的自主学习方式,锻炼了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开始接纳、适应并重新建构自己的认识框架。使儿童不受他人的限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后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而混龄教育的出现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混龄班的学习方式弥补了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独立性差等不良的症状,可以让幼儿了解别人的观点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同时混龄教育的学习方式还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语言、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2 南阳市混龄儿童现今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思考
2.1 南阳市混龄教育学习方式现状调查
让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看一下南阳市混龄教育的现状,此问卷以南阳市的6所幼儿园为调查对象(3所公立幼儿园,3所私立幼儿园),共发放60份问卷,收回59分问卷,调查的对象共6名幼儿园园长,20名骨干教师,25名班主任老师,8名陪班教师。
表1 幼师学历调查
幼师学历水平
|
中专
|
大专
|
本科
|
研究生
|
合计
|
人数
(N)
|
38
|
16
|
4
|
1
|
59
|
百分比(%)
|
66
|
27
|
6
|
1
|
100
|
通过此表我们可以发现南阳市幼儿教师的学历多为中专大专学历,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比较少。
表2 幼儿园班容量调查
班级人数
|
15-20
|
20-25
|
25-30
|
30以上
|
合计
|
人数
(N)
|
4
|
6
|
12
|
37
|
59
|
百分比(%)
|
6
|
10
|
20
|
64
|
100
|
通过此表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班级人数大部分在3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比较少
表3 混龄课程调查
混龄课程
|
大中小一套书
|
大中小各一套书
|
兼有
|
合计
|
人数
(N)
|
4
|
45
|
10
|
59
|
百分比(%)
|
6
|
77
|
17
|
100
|
通过此表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的混龄班大部分是大中小各一套教科书,很少是一套书通用的
表4 幼儿学习情况评价方法
幼儿学习情况评价方法
|
测试法
|
观察法
|
其它
|
合计
|
人数
(N)
|
32
|
17
|
10
|
59
|
百分比(%)
|
54
|
39
|
17
|
100
|
通过此表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的评价方法还是采用传统的测试发,很少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法。
表5 幼儿学习课程的依据
幼儿学习课程的依据
|
幼儿的个性差异
|
幼儿的喜好
|
蒙台梭利课程
|
学校或家长的要求
|
合计
|
人数
(N)
|
6
|
6
|
15
|
32
|
59
|
百分比(%)
|
10
|
10
|
26
|
54
|
100
|
通过此表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学习课程的依据大部分还是按照课程和学校、家长的要求,很少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兴趣来安排课程。
2.2 问卷分析
从问卷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幼儿教师多为幼师学历,理论基础较差,科研素质较低,难以科学观察儿童。
同时,我国幼儿园班容量普遍较大,客观上也影响了教师对每个儿童心理全面细致地了解与分析。每个幼儿园都有定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所以大多数老师并没有给幼儿独立思考解决探索问题的空间,而只是看中自己的计划。(一方面是来自学校的教学压力,一方面是来自家长的压力。就拿我在混龄班观察到的一件事来说吧,两个大班的幼儿同时选择了加法板的工作,这时被老师看见了,老师就对另一个幼儿说你去做其它的工作,本来是一次很好让幼儿独立解决的机会,但就这样让老师轻而易举的给解决了,老师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班级幼儿因为争抢玩具而大大出手的也不占少数有的幼儿可能就是因为这而被抓破了脸或受到了其他的伤害,家长就不依不饶的。所以这也无形之中阻碍了真正混龄教育的实施。)大多数的混龄班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混龄班充其量只能算是间断性的混龄班,在教学活动时大多数采用集体教学法(大中小班分开“上课”)由于混龄班创设时间短,没有可以参考的现成的课程。因此,混龄班级教师在课程及其安排方面感到压力巨大。已有的研究表明,很多研究者对混龄课程持“回避”态度,要么撇开不谈,要么点到为止,笼统简要的谈几句。有关我国混龄教育实践的素材微乎其微,很多教师想要开展混龄教育,也很难找到相关的案例和指导材料。即使是在国外,混龄班级课程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即使是评价幼儿时也是测试幼儿的一些学习情况,比如说数学的加减法,艺术的舞蹈歌唱等等,都是一些显性的结果,但蒙台梭利教育强调我们应该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而并不能只看结果,我们应该注重幼儿情感的发展而并不是技能的掌握,但这也是跟我们中国的国情密不可分的,我们国家一直是靠应试教育来选拔人才,虽然近年来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要想彻底改变人们的思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并且从访谈中我也了解到家长基本上也并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混龄教育和混龄教育的目的以及对幼儿的好处,只知道是一种贵族教育,并且许多低龄幼儿家长担心:小孩子很多方面都不如大孩子,老师会不会只关注一些比较活跃的大孩子而忽略小孩子的发展,小孩子模仿大孩子,会不会学到大孩子身上一些不好的东西,大孩子是否会经常欺负小孩子等问题。大班幼儿的家长也有种种顾虑:教师上课会不会因为一些小孩子的不理解而放慢进度,会不会只是讲一些小孩能接受的浅显的东西,导致大孩子学不到什么东西,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大孩子因为能力比较强一点会不会过分的自满,大孩子是否会不适应小学的学习等。
但是我们知道在混龄教育中,年龄的差异和个体的差异是在一起的,而且不同混龄班组合的背景也不尽相同,其教育形式、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我们都知道每个教师的自身情况也是不同的,况且还要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孩子,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观察并分析幼儿的行为方式,还要对其作出积极的引导与回应。因此混龄教育对教师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环境创设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需要教师观念和行为方面的改变。混龄教育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家长也提出了要求,混龄教育需要家长了解什么是混龄教育并且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同时对我国的教育研究团队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需要教育家们制定出统一的教材合适的混龄教育幼儿园评价体系等等。
2.3 南阳市混龄教育学习方式的现状及问题
2.3.1 “导师”难寻,真正的混龄形式难以实施
蒙台梭利教育被我国引进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在我国的实施结果却不是十分的理想,人们只是看到了蒙台梭利的潮流,盲目的跟风,但是很少有老师能掌握蒙台梭利混龄教育的精髓,也没有完整的评价系统、课程体系,只是在活动的时候让幼儿一起活动。充其量只能说是“混龄班+混龄活动”的形式。
2.3.2 形式主义,实践中对蒙台梭利教育精髓的忽略
虽然现在有很多的幼儿园名字叫做蒙氏幼儿园,也开展了一些混龄班,但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幼儿更好的发展,而只是满足家长了要求(家长并不了解什么是混龄教育,只是认为只要交钱多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流于形式,跟上时代的潮流。一些偏远地方,条件简陋,严重的缺乏教师,所以就把几个班级的幼儿放在一个班级学习。所以说教育质量都参差不齐,没有学到正真的蒙台梭利教育,只是照搬蒙台梭利的教育模式,使蒙台梭利教育只是一个形式,老师没有正真成为幼儿的引导者,观察者和合作者,还是像一个独裁者一样站在讲台上按照学校的要求和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授课,并没有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成长规律和学习兴趣。
2.3.3 经济利益驱使下的“蒙台梭利教育热”
更可恨的很多商家看到了这个商机,把蒙氏教育变成一种贵族教育,大办什么舞蹈班、钢琴班、美术班等等,把蒙氏教育当成了一个赚钱的工具。对于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把蒙台梭利教育引入正轨,将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改进混龄儿童学习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3.1 教师方面: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与实践智慧
混龄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教师的观察能力、分析幼儿的能力、环境创设能力等等。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混龄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和幼儿现有的学习方式等,从而可以更好的指导幼儿学习,找出适合幼儿自己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应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倾听幼儿,观察幼儿,增强敏感度。不仅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还要分析并判断幼儿行为的意义,适时的介入,采取积极有效的指导策略。了解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提供有层次区分的材料,以材料为媒介,刺激幼儿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另外,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弹性的环境。既可以让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创设并改变环境,让幼儿体会到幸福感和满足感。教师应将一个弹性化的环境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及能力体现。
3.2 园方方面:完善管理、挖掘园本特色
3.2.1 加快完善幼儿园管理机制
现在国家个人对学前教育已经有了高度的重视,但是还存在很多的管理问题。比如说教育部门再对收费标准的监控、民办幼儿园的审批、幼儿园的评估、建立园长考核制度、教师编制、养老保险等管理制度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使家长,教师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基本的保证。虽然现在学前教育基本遵循“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但是分工还不是很明确,就像很多方针政策方面的大问题,有的地方政府不加以指导,偏对幼儿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老师的选取加以干预。
3.2.2 深入挖掘幼儿教育课程资源
当前,各国都从基础教育的改革入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我们国家的教育来看,我们发现人们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非常重视,但往往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影响和他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教育理念与幼儿园课程模式涌入我国,出现了一些盲目崇拜,使得本土教育资源白白浪费。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总则(第三则)中对幼儿园的教育特点进行了重要阐述:“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3.3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个有特色的对幼儿园,必须有一支专业的团队,幼儿园应该针对每位老师的特点,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应该邀请专家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教育,帮助老师理清一些概念问题,同时解答老师的一些疑问。其次园长应该时时的跟老师对话,找到老师的优缺点,发觉老师的潜能。最后使老师们自由的研讨,让老师们分工合作查阅相关的一些资料,形成资料共享,使老师们共同进步。
3.3 家园合作方面:建立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
在幼儿入园前,教师应向家长详细了解幼儿的情况,并向家长介绍混龄编班的特点并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及时的解答教师的一些难题和困惑。还可以设立一些家长课堂,请有名的专家或教师讲解混龄教育的相关理念,邀请家长参与混龄活动,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有效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面对家长的一些不合理干涉,教师应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而不能错误的接受家长的一些错误的观点,使自己迷失了教育的方向。
结论
本文主要就南阳市混龄幼儿的学习方式进行了研究,对混龄教育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当然本文也存在这不足之处,如调查问卷选取的样本存在着不确定性,因为时间和条件的原因选取样本的数量有点少,分析工具没有标准化,而且本论文全是由本人自己编写,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意见,在观察幼儿的混龄学习方式时没有跟踪调查。
基于以上的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正
1、对混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以确定混龄幼儿的学习方式
2、尽量多的选取调查样本,用标准化的工具进行分析,以增加问卷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 华爱华.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5.
[3] 霍力岩.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6.
[4] 时丽.当前我国幼教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5] 王晓芬.幼儿园混龄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6] 李娜.我国蒙氏教育中现存的误区和对策[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
[7] 刘永明.幼儿混合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2.
[8] 程彩玲.幼儿园3一6岁连续性混龄教育的组织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0.
[9] 赵菁. 在混龄班一日生活中感悟异龄互动[J]. 早期教育,2008.
[10] 王晓芬,刘晶波. 论幼儿混龄教育的必要性[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
[11]
JoanGaustad.BuildingSuPPortforMultiageEdueation.ERICDigest114July1999.
[12] LiLian G.Katz The Benefits of Mixed-Age
Grouping , 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