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关系................................................1
2、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差异与不足........................................1
3、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策略........................................2
(1)结合主题与区域活动特点..............................................2
(2)提供多样化的材料....................................................2
(3)创造合理的区域环境..................................................2
(4)培养主题下幼儿综合能力..............................................2
4、结束语................................................................2
5、致谢..................................................................4
6、参考文献..............................................................5
1.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关系
众所周知构建一定的区域所进行的区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也是教师根据幼儿的知识与发展水平以及对幼儿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活动,对环境有目的进行改变,然后再投放与之相关的材料,最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爱来进行选择并进行一定的活动。最后达到学习的目的。我们在进行区域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外界因素,比如:幼儿的身心发展程度与特点、知识水平等。通过分析后在明确该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确立。
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主题活动是区域活动的源泉而区域活动则是推动主题活动发展的动力。主题活动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活动的推动,所以我们在发展主题活动时,要充分的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利用区域活动的功能来发展主题活动。
2.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差异与不足
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就要求教师在对区域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主题统一的原则。主题活动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某一个主题所确定的活动,从而设置与之相关的区域,主题活动下所设立的各个区域之间是不孤立的,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通过主题所设立的区域情景所提供的材料必须要多样化与层次化。区域活动也可以称为区角活动,是幼儿自我发展、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一种活动。轻松的氛围,活动的多样性都能够很好的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主题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率比较高。但是由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容易活动不充分。而区域活动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自由性、自主性。可以根据幼儿的层次差异与年龄差异来进行区别对待。
在进行现有些教师由于对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认识的不全面,觉得主题活动等同于区域活动,所以就觉得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可有可无。觉得对于幼儿的教育应该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才能学到的更多。甚至觉得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在加上主题与区域活动就会扰乱秩序;有些教师确实看到了主题与区域活动的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把区域活动当作室外活动而进行,就像上室外体育课一样,没有明确的主题、明确的区域;有些教师在幼儿进行主题与区域活动时,没有在此过程中加以有效的指导,所以导致在主题与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并没有取得很大的心得,也没有更多的交流与体会。总体来说,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各有优缺点,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3.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策略
有主题活动的区域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对于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将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势在必行。
(1)结合主题与区域活动特点:在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投放的材料要与主题活动内容相一致。幼儿是其学习的主要载体,不同的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丰富、有趣的活动可以极大的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充分的考虑材料与所要表达的主题相匹配。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要适当的引导幼儿应用自己的感观去感受、探究,从而使幼儿的区域活动变得更加的丰富多样;
(2)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材料不能单一,要多样化、多层次,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比如:主题活动《冬天的雪》在区域设置了堆雪人这块内容,需要先投放冬天图片和雪,让幼儿在堆雪人的过程,势必需要其他的材料,所以就需要投放剪刀、纸、双面胶等;
(3)创造合理的区域环境:因为区域活动本身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幼儿被动的学习变成幼儿来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师通过提供各种活动材料从而为幼儿布置一个可操作的环境。区域活动在设置的过程中,要根据主题的活动内容来进行设置。区域活动环境要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当然各个区域的创设也要根据具体的主题来进行设计;
(4)培养主题下幼儿综合能力:在区域活动中培养与主题相关的社会能力(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其社会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爱好(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让幼儿自主的开展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好),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根据幼儿之间的差异,教师要提供一定的选择机会,让幼儿逐渐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结束语
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设置不同的区域活动,在提供相应区域胡活动道具的前提下,确保设置的区域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感兴趣,在此基础上理解教学主题的内容,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幼儿自身的能力。在活动中,幼儿教师要积极扮演好自己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通过引导、协助、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促使幼儿学习的能动性、主动性。主题教学和区域活动相结合,更够更大程度上的让幼儿掌握学习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区域活动,幼儿不仅仅是通过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学习,还能够通过趣味性十足的区域活动来学习。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和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
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园郝园长和吴园长的悉心关怀下和指导下完成的,她们严谨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让我受益匪浅。从论文题目的选择上到最终论文的完稿,两位园长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同时感谢我的同事们提供的相关材料。
参考文献
[1]张秀敏.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谈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的融合[J].才智,2015,13;87.
[2]蒋怡.让区域活动“有声有色”—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4;114.
[3]范娟.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开展[J].华夏教师,2015,0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