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期刊
   └   期刊
   └   著作
   └   讲解
   └   论文名单
最新热点  
 ·  陪孩子做这24件小事
 ·  三所小学寒假劳动清单,跟孩子一起看...
 ·  寒假正是读书时,3个亲子阅读故事一...
 ·  2023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
 ·  践行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
 ·  教育部关于印发 《幼儿园督导评估办...
 ·  幼儿园春季学期​各类计划合集...
论文名单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期刊 -> 论文名单      
【一等奖】用电教媒体点亮幼儿心灵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缤纷的世界,五彩的生活,使得幼儿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总想看个究竟,弄个明白,问个清楚,也正是这种神奇心理,促使他们不断地去模仿,但幼儿的生活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判断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地方可以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他们不能深刻地理解或体验遭到意外伤害带来的痛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引起了幼儿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进行有关这方面的教育,但往往因为教学形式的单一——多为讲述类型,教具——图片的不生动、不形象,不能在所有幼儿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儿也因此还会反复尝试一些危险的事情,的确令幼儿教师担心。自从我园教师大胆尝试了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之后,我们尝到了甜头。在不断的实践中证明:电教媒体生动有趣、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有生临其境的感觉,尤其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

幼儿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对新奇、富有动感、色彩艳丽的动感画面十分喜爱,这种由电教媒体创设的情境易于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发幼儿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如中班教学《不给陌生人开门》,以往的教学以故事导入,总有不少幼儿进不了教学状态,对故事情节了解不透彻,导致活动结束时,幼儿对“为什么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这一问题表达含糊。采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则为幼儿较好地创设了情境,自然幼儿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画面从电脑屏幕放出来时,幼儿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当他们看到动画片中主人翁“红袋鼠”因为不经意给装扮成爸爸同事的灰老虎开了门而受伤时,幼儿都明白了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的道理,而且学习热情高涨的幼儿在动画情境的暗示下,纷纷讲述出“当遇到陌生人敲门时,我可以打电话找大人、找警察等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更能让幼儿记忆深刻,产生自我保护意识。

二、巧用电教媒体显示过程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感知才能形成表象,然后才能获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现象是幼儿无法直接感知的,这就需要通过电教技术,将这种幼儿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与现象,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帮助幼儿形成表象。我们运用电教手段,来显示许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事件的运动变化过程,从而使幼儿了解事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及状态,逐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如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我们把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动态化:人行横道设计成游动的线条;机动、非机动车道制作成明暗闪烁的图案。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我们设计了一些幼儿喜爱的卡通向导,使幼儿一看就明白该怎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我们还针对幼儿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如摔伤、刺伤、烫伤、吞食异物、食物中毒、药物中毒、拐骗、交通事故等制作了课件,帮助幼儿理解,使他们明白如果不小心,玻璃会扎伤手、开水会烫伤,从高处往下跳会摔伤,手指放在门缝里会夹着,过马路要小心等等,不断使幼儿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三、巧用电教媒体呈现事实

电教媒体直观逼真、取材广泛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现实生活中熟悉又常忽略的各个场景生动、形象、逼真地搬进幼儿的课堂,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事实,使幼儿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积累经验,从而积累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多幼儿在吃饭时喜欢东张西望、打闹嬉戏,在老师的多次反复强调制止中并没有意识到此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为改变这一现状,老师组织了《吃饭讲话危害多》这一活动。如果只运用传统教学法这将是一节枯燥乏味的活动课,还有可能会导致幼儿的抵触情绪,但运用多媒体教学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当幼儿看到视频《吃饭讲话危害多》的主人翁佳佳,边吃饭边和身边小朋友嬉戏打闹,不甚将米粒吞入气管而被送医院抢救时,孩子们个个面面相觑,瞪着眼,屏住气,满脸的惊讶、牵挂、还有一丝的不安。当佳佳在医生的帮助下又出现在幼儿园的餐桌前安静进餐时,孩子们个个长舒了口气,并积极思考、探究问题“原来进入口中的食物也会走错地方还要住院,真危险!”“为什么说话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呢?”“以后吃饭我可不讲话了!”……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画面、声音有效地融为一体,将生活场景形象、直观、生动地再现在幼儿的面前,把幼儿的眼、耳、脑等各器官都调动起来,让幼儿在身临其境的感知中反思自己的有关行为,并自觉改正,逐步积累自我保护意识。

四、巧用电教媒体示范操作

幼儿总会遇到某些应急情况,缺乏社会生活锻炼的机会是幼儿不会正确应对危险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经常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自我保护的小课件、安全教育录像等视频片断,给幼儿提供正确的操作示范,再设计一些情境模拟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躲避、处理危险的简单方法,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如为了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我们下载了“手指划破了”这一录像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怎样使用剪刀?怎样玩游戏棒?”然后让幼儿跟着视频示范,实践练习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我们经常利用餐前活动或下午活动,通过电脑视频给幼儿提供许多正确的示范操作,不断丰富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幼儿逐步养成自己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安全小问题,减免安全隐患。

五、巧用电教媒体设难置疑

如今的幼儿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挑战的社会,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教育幼儿学会面对各种环境,要有自我保护的技能才能与生存环境相适应。到了大班年龄阶段,有些安全保护知识仅仅依靠直观感知、模拟练习还不够,因为有时候事情会不受人意志控制,若出现意外怎么办?所以我们在网上找到“黄帽子”系列安全知识视频,里面除了播放安全知识故事外,还特别重视设难置疑,让幼儿通过积极的思考、辨别,设想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得出多种自我保护的方法,逐步让幼儿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简单的自我解救的方法。

电教媒体辅助教育在现代化教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实践证明,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使幼儿在声、形、色、图的具体画面的刺激下,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全体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并成为活动的主体,在获得丰富的安全知识的同时,幼儿心灵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增强了,懂得了遇到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也扩展了幼儿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培养一批能适应新时代的世纪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编著:《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

2.周稽裘主编:《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

 
版权所有:新时代学前教育网 Copyright ©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034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