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幼儿园课改的不断深化,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对幼儿教育的优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如:了解幼儿发展知识、掌握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知识,还要有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和反思与发展的专业能力。
那么,身为幼儿园一线教师应该怎么样去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呢?带着这一问题,通过自己的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识和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和经验。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高尚的师德风范。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其在家庭教育之外接受的具有社会性意义的起始教育,是关乎一生发展的启蒙教育。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教师要以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要当好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社会主义觉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和坚持幼教工作;还要有一颗“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的心。
工作中,我每天都提醒自己:要爱每一个孩子,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不以衣着评判孩子的优劣、不以行为区分孩子的高下,不以孩子的表现划定孩子的好坏,公平对待每个孩子,用真正的爱心培养每个孩子,打从心底里喜欢每个孩子,所以现在班里的孩子也都很喜欢我。刚带完毕业班的我,今年接手一个全新的中班幼儿,他们大部分都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在家事事由长辈包办的他们自理能力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时没有规矩,孩子们有的乖巧听话,有的调皮好动,有的比较邋遢,有的不爱说话,还有的孩子入园就开始哭闹,大喊大叫……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我都细心、耐心的去照顾每一个孩子,对于哭闹的孩子,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现在孩子们都喜欢上幼儿园了,孩子们不仅每天能开开心心来园,还能有礼貌的向我问好,主动和我聊天了。有时候还会听到小朋友说:“黄老师,我喜欢你。”“黄老师,我想和你牵手。”……
二、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
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的作用就是将自己认为对的灌输到幼儿的认知世界。但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自我教学经历不断增加,认识到:幼儿园教师应树立的素质观念是:了解幼儿、尊重信任幼儿、关心激励幼儿。教师要有创新素质,还要掌握幼儿发展、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
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认真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目标,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习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了解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等。了解一定的通识性知识,这亦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的有效方法。
三、学会总结经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我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认真去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随时记录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值得记忆的事件,然后进行分析、反思和学习,积累的经验,撰写各类个案观察,教育教学心得。在教学上遇到困难,遇到自己处理不好的幼儿纠纷时,我会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交流工作中的种种经验,倾听他们帮我分析的情况,并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从而加速了我的成长。所以说,总结经验,并积极主动的向其他教师请教是每个年轻老师在教育、教学上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还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深入幼儿,与幼儿多交流、沟通,作幼儿的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师生共鸣。比如: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正在玩“丢手绢”的游戏,我说:“小朋友,你们能邀请我一起玩吗?”这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喊到:“黄老师,我们一起玩游戏吧。”于是,我融进了他们的游戏中,和孩子们一起追逐,一起欢呼。游戏中我深深的体会了孩子世界中的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让自己融入到幼儿的团体,用孩子的眼光、心态、思维与他们一起玩耍、学习,你才能真正了解幼儿,懂得孩子们的心思,这对我的教学工作有着莫大的帮助和启迪。
四、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提高创新精神。
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是真正的一张白纸,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学会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充分利用资源,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先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再给予讲解,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比如:一次,我带领孩子们去户外活动,一般老师看到小草只会问一句:“小草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回答:“绿色”。但是我会换个角度去启发鼓励幼儿问:“小草为什么有黄的、绿的呢?”孩子们的兴趣来啦,有的说“黄色的小草生病了”有的说“黄色小草没吃到营养”...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的回答,教师的创新与实践完成了,孩子也从中获取了丰富的、多元的知识。这对幼儿的创新素质的行程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学会反思,不断发展。
学前教育是值得大家用生命托起的教育事业,我们应该迈开脚步,去实践、去探索,去寻找生命是孩子发展最需要的。但仅仅实践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工作中,我认识到:只有深入的反思,把教育的要求转化融入到孩子的需求中,才能掌握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将每日的教学活动作为反思的主要素材,认真对教学活动做好活动前思量、活动中观察和活动后反思。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的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提高自身实施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一次绘画《好吃的蛋糕》活动中,我先是给孩子看了一幅蛋糕的图片,然后出示了一幅范画,并向幼儿详细的讲解了范画的画法。在绘画时,我发现小朋友虽然都非常认真的绘画蛋糕,线条也都描画的很端正,颜色也都涂得非常的好,但当看完所有孩子画的《蛋糕》时,发现他们画的蛋糕都是一样的,,当时我觉得很疑惑。活动结束后,我就寻思问题的所在,结果发现是老师给孩子的范画,局限的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没有了自己的创意。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告诉我们: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于是,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们欣赏了各种各样的蛋糕,然后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想象蛋糕的形状、颜色,绘画一个属于自己的蛋糕。这次,我没有局限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自由发挥,在欣赏作品时,让我眼睛一亮,孩子绘画出了各种圆形、心形、方形的蛋糕,他们说着各种口味,孩子们都沉浸在了各自的蛋糕中,他们为此而欢呼,呐喊着:“这是我最爱的……蛋糕,好美味啊!。”这一环节给这个活动带来了新一番高潮,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是活动后反思所取得的成功,若我没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遗憾”,没进行思考寻找问题的所在,就不会有第二次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就不能绘画出各种各样的“蛋糕”,我也就不会有所提高。
总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面对当前教育发展及课程改革形式的挑战,我们应当丰富、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努力塑造敬业、奉献的师德形象;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综合型学习,科学与人文知识相结合。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自由和谐的气氛。给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自由的空间,使之成为能够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新一代。处于这个幼教改革新时代的我们,更要高标准、严要求的对学习、完善、提高自己,让自己用更丰富、更多元的知识和经验去教育、启蒙幼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标准》 。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作者:李森,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4、《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作者:王晓春,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