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论
大型户外积木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最重要的户外游戏之一,该项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班幼儿们在该项游戏中认识了不同的几何体形状,并用积木搭建了自己喜欢的建筑,进行身体锻炼和科学探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也是教师最好的游戏教学,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经过认真地策划,为大班的幼儿确定学习目标及发展方向,进行积极组织和指导,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
一、大型户外积木建构游戏健康教学目标设计与指导。
大班幼儿的年龄在5岁到6岁之间,身高在104.9—126.8之间,根据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教师经过认真策划,确定了大班户外积木建构游戏的教学目标,并予以科学组织与指导。
(一)健康目标一:平衡训练。
根据《指南》中有关大班幼儿的健康目标,大班幼儿必须要通过户外游戏进行平衡功能的训练,为此,教师设计了一款用户外大型积木构建带有斜坡桥梁的游戏,为了让幼儿玩好游戏,教师先组织幼儿对怎样构建带有斜坡的桥进行讨论,幼儿们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老师让大家先用小型积木进行实验,搭建出若干个小型的积木桥,再请幼儿们来挑选哪一座桥最稳定,最好看。经过讨论大家决定了要搭建的积木桥样子,并责成一位幼儿画出这座桥的图形,然后组织幼儿共同搭建。搭建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一个基准,要求地面是平整的,不得有石块和沙子,然后先打下桥最下面的基础,再建构桥身和桥面。一座带有斜坡的积木桥就构建好了。斜坡桥建好后,老师要求幼儿们检查一下,看看每块积木是否严丝合缝?桥面和桥身是否稳定?在确定桥身很稳定的时候,再让幼儿在斜坡桥上平稳通过,以锻炼幼儿的平衡功能。
(二)健康目标二:爬行和攀登训练。
《指南》中明确要求要训练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幼儿要学会手脚并用爬行、登攀,根据这一目标,老师设计一款用大型户外积木搭建一条勇敢路的游戏。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们将积木构建成一座山和一条长长的隧道,幼儿们从隧道中伏地爬行,之后再攀上积木搭建的高山,极目远望,整个游戏充满了童趣。
(三)健康目标三:拍球穿行训练。
根据《指南》中确定的大班幼儿健康目标, 为了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敏度,教师设计了拍球穿行障碍的游戏,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先用大型户外积木设置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障碍,然后,进行再绕着一个个障碍物拍球绕行游戏。为增加幼儿的游戏兴趣,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队,进行接力比赛,每个队依次推出一名队员进行拍球绕行,等到幼儿返回后再进行接力,最先跑完全程的队获得胜利。
(四)健康目标四:投掷沙包训练。
根据《指南》中对幼儿健康的要求,为了提高幼儿的力量和耐力,教师设计了一个投掷沙包的游戏。教师指导幼儿用大型户外积木筑成两个相距5米的工事,工事如同两个通道,幼儿可以在通道里通过。工事搭建好了之后,教师将幼儿分成两队,双方向对方的工事里投掷沙包,另一方那个捡到投掷过来的沙包再投掷回去,沙包投掷到对方队员身上,该队员被罚下场,最终剩下队员最多的队获胜。
(五)健康目标五:25米快跑训练
为了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训练幼儿的速跑能力,教师设计一款攻占城堡的游戏。教师先将幼儿分为两队,老师再要求两队幼儿在同一时间分别在两个相距25米的地方用同样多的大型户外积木构建同样图案的两座城堡,最先完成构建城堡任务的队率先向对方的城堡进攻,最先将全队人马都跑到对方城堡的队获胜,经过这样一个游戏锻炼幼儿的速跑能力和团结精神。
二、大型户外积木建构游戏科学教学目标设计与指导。
《指南》明确要求幼儿要进行科学方面的学习,教师必须要为教学设立科学目标,并根据科学目标予以指导。
(一)科学目标一:探索均衡建筑的结构。
为了实现《指南》中关于科学教学的要求,让幼儿学习和探索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对几何物体的认识,教师设定了构建均衡建筑的目标。教师先将一些中国古建筑的图画给幼儿看,让他们发现建筑的左右均衡对称的显著特点。在游戏中教师将同样的大型户外积木和同样的图形分别交给两队幼儿,让两队幼儿分别在两个位置相向同时构建,很快两个同样的建筑搭建起来了。接着教师指导幼儿观察积木建筑的相同之处,发现建筑均衡对称结构的美感。在这样的游戏中,幼儿学习了观察物体内部的结构,感受均衡结构物体的美感。
(二)科学目标二:探索影子的物理现象。
在《指南》的科学目标要求大班幼儿探索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的因素。教师专门设计了用大型户外积木建筑进行影子测量的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先让幼儿用大型户外积木进行塔的构建,然而请幼儿观察塔影子的变化,并用尺子进行测量,幼儿发现塔的高度没有变化,塔影的长度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让幼儿们自己进行讨论,中午12点的时候,太阳升到了幼儿们的头顶,幼儿发现塔的影子和塔的高度是一样的。这样一个发现让幼儿们十分欢欣,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们终于懂得了影子的长度和太阳的高度有关。为了不刺伤幼儿们的眼睛。老师让幼儿们戴上墨镜或在水盆中观察太阳在天空中所处的位置。
(三)科学目标三:探索斜坡的物理现象。
物体在斜坡上滚动是一个常见的物理现象,为了让幼儿探索斜坡滚动物理现象,教师设计一款用大型户外积木游戏搭建斜坡的游戏。教师先指导幼儿用大型户外积木搭建两条不同坡度的桥,再让幼儿观察小球从桥的高处滚下低处的现象,幼儿在观察中发现,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桥的高度和长度有关,小球在高桥上滚下的速度非常快,在较低的桥上滚动的速度相对要慢一些,经过仔细的观察,幼儿对桥的高度与长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一款游戏引发他们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
(四)科学目标四:学习归类、排序、判断和推理。
根据《指南》的科学目标,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归类、排序、判断、推理类的游戏,以启发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先引导幼儿将同样形状的大型户外积木挑出来,按照形状的大小进行排列组合,让幼儿积木的归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再让幼儿们用大型积木搭建一个较高的建筑,然而,让大家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建筑一组相同的建筑,幼儿们在这样的建筑游戏中,建造了一系列的相同的建筑,学会了推理,并发现了建筑顺序排列的规律。
(五)科学目标五: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
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是大班幼儿必须要达到的科学目标之一,大型户外积木游戏是教师进行形状和空间关系教学中最好教具。教师根据《指南》的要求,设计了一款大型户外积木游戏,让幼儿自主构建新的建筑。在构建前教师让幼儿自己挑选可以用到的积木,建筑后再看看都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通过反复训练,幼儿慢慢地掌握对不同形状积木的应用方法,了解了正方体、长方体、半圆形、三角形积木的特征。
结 论
大型户外积木建构游戏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教学模式,大型户外积木建构游戏体现了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指南》提出的教育方针设计大班幼儿户外积木构建游戏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目标对幼儿进行组织和指导,引导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锻炼身体,培养其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教学目标的实现,幼儿在游戏中进行了平衡机能、攀爬、速跑、耐力等多方面的身体训练,探索了物体结构形状与空间、排列等诸方面的科学奥秘,这样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式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幼儿的欢迎。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邵爱红.幼儿园室内外建构游戏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2
[3]董旭花,王翠霞,阎莉,刘霞.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导.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