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期刊
   └   期刊
   └   著作
   └   讲解
   └   论文名单
最新热点  
 ·  陪孩子做这24件小事
 ·  三所小学寒假劳动清单,跟孩子一起看...
 ·  寒假正是读书时,3个亲子阅读故事一...
 ·  2023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
 ·  践行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
 ·  教育部关于印发 《幼儿园督导评估办...
 ·  幼儿园春季学期​各类计划合集...
论文名单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期刊 -> 论文名单      
【一等奖】谈德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德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八幼儿园郭瑞


 


摘 要:在深化教育的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已认识到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的教育性,培养孩子健康和健全的个性,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一基础包括品德、经验知识和智力等方面,而品德是核心。


关键词:道德教育;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如今大部分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而这些独生子女已成为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是每个家庭的中心,家长心中的“太阳”,望子成龙、望子成凤几乎成为每个家长的最大愿望。但是,很多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偏向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又在不同程度上放松、忽视、甚至放弃了对孩子进行品德的培养。


一、幼儿德育现状令人担忧


一群大人在一起聊天,孩子们在一旁玩儿。其中有个男孩子非常调皮,扯这个女孩子的头发,又抢那个男孩子的玩具,弄得这个哭那个闹。那男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得意洋洋地说:“这个社会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一位被欺负的家长听了很不舒服,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自己孩子说:“他抢你的玩具,你抢回来!他打你,你也打他!”岂料这位被欺负的孩子认真地对其爸爸说:“老师说了,好孩子不打架,他要玩手抢,就让他玩一下吧!”这时,一位家长感叹道:“现在的幼儿园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的,如今的社会到处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最起码的懂得要保护自己,如果老师都交给孩子的是粉饰了的好好世界,而现在的生活又不是那么回事,孩子们以后出了校门又怎么适应这个现实社会呢?”


大家看了,会有什么感想呢?幼儿德育似乎已经被家长尤其是老师遗忘了,大家更注重的是孩子的智力发展。而认为“谦让、尊重”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了,取而代之的是“霸道、无理、自私、娇气”,这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幼儿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不仅在于充实和发展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所以幼儿德育应该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及家长根本性的重视,犹如时下风靡的“主题化区角活动”,也亟待出现“百园争鸣”的局面。


二、幼儿德育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性


德育是一项基础教育是我们开展其它教育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德育工作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整合于语言、社会、健康等领域之中,渗透在学习、生活、游戏及娱乐等活动之中,融入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里。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德育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心作用。                              


三、如何进行幼儿德育


德育作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日益受到国家关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5个领域。而幼儿的德育内容融进了社会领域。其目的在于把幼儿德育与中小学德育区别开来,强调幼儿德育必须在社会活动与交


往中发展。


(一)充分调动幼儿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优化环境,形成强有力的德育合力。                       


幼儿的品德发展受制于“教师、家庭、集体、个体(自我教育)、书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这几种因素中,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所以,要真正将德育落到实处,首先教师要对幼儿德育引起根本性重视,并树立良好的品行典范。                             


德育现状如此堪忧,很大原因是教师对德育没有引起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的教育内容笼统分为五大领域,即科学、艺术、语言、健康、社会。还有,虽然在许多活动中包含了德育的目标,但由于教师在确定活动内容时不自觉地或偏向独立教育领域,因此所选内容有时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体现幼儿的德育目标,应该树立强烈的德育意识,并根据德育的渗透性质,使德育教育深入骨髓。


(二)加强家园联系,与家长达成共识,做到家园一致。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美好、善良的品德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发展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定期召开有关德育为主题的家长会,家长坐谈会,提供学习资料等,帮助家长改变重智力轻道德的错误观念,切实提高家长实施家庭德育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同伴教育资源的榜样作用,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同伴关系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同伴之间的交往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概念。”幼儿同伴间日益增长的相互交往的需要及其在能力兴趣,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幼儿同伴本身成为一种积极的教育影响因素,每个幼儿对于他人均为一种教育影响源,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通向建康的桥梁。同伴是幼儿学习、模仿的主要源泉。因此,教师应以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为载体,运用多种策略促进幼儿同伴间相互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同伴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使班内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后,有效挖掘和利用好信息环境中积极因素也是幼儿德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结束语


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的配合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只有家园合作,社会参与才会取得相应的德育效果。总之,教无定法,法无定性但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实际。


 


 参考文献:


1】范玉珍;幼儿品德教育漫谈【J】;安徽教育;200214


2】派孜拉.阿克木.谈德育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J.赤子(中旬),201418


 
版权所有:新时代学前教育网 Copyright ©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034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