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期刊
   └   期刊
   └   著作
   └   讲解
   └   论文名单
最新热点  
 ·  陪孩子做这24件小事
 ·  三所小学寒假劳动清单,跟孩子一起看...
 ·  寒假正是读书时,3个亲子阅读故事一...
 ·  2023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
 ·  践行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
 ·  教育部关于印发 《幼儿园督导评估办...
 ·  幼儿园春季学期​各类计划合集...
论文名单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期刊 -> 论文名单      
【二等奖】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几点尝试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几点尝试


郭秋影


          天津市东丽区第二幼儿园        邮编 300300 


    摘要: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增强儿童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更是使儿童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学前儿童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苏霍姆林斯基说:“精神需要是指人的道德、智力和审美的需要和兴趣,这些都是在他们积极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形成和满足的。”


关键词   音乐活动   幼儿   创新能力   尝试


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在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音乐作为美育的一种形式,它是与幼儿同步发展的,因为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孩子积极愉快、活泼、欢乐,他们的身心都会得到陶冶和发展。在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未来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未来人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创新。创新意识必须从小培养。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个体创新能力发展最有潜能的时期。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说:“音乐的学习比其他学习是更为有力的一种手段,因为节奏和曲调会渗透到人的灵魂中去,并在那里深深扎根,使灵魂变得更美。音乐中的启发、创造能让人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因此,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其力量是巨大的。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活动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还有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存在着一些弊端,缺少具体的指导理论与教材。教师的音乐素养也是参差不齐,造成在音乐活动中教学方法简单,教学目的不明确。只是力求于教会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歌曲、舞蹈等,而没有真正领悟到音乐教育在幼儿发展期能够对孩子们的各项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样的教学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对此,我作了一些探索。


一、确立主体地位是幼儿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


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特弗里德、海纳特提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在具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过硬的音乐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转变观念,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将幼儿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改变为一个主观能动的人。更多的为幼儿创造性的提供时间和空间,挖掘幼儿学习的潜力。例如我在和幼儿一起学习韵律活动时,让幼儿先欣赏音乐,充分感受乐曲风格、节拍及动作特点等,然后要求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的进行表现,以商量的口吻、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的投入活动。使幼儿的思维处于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发现好的动作及时的进行表扬和推广。这样做不仅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而且还提高了幼儿创新的可能性,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选材是提高幼儿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材是教育目标的载体,又是活动的依据。教材选得好,教育目标的实施就有了重要的保障。选取好的音乐教材,针对教材的结构、旋律和歌词进行分析与研究,挖掘教材的内在潜力,为幼儿的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获得多种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行创新,我注意选择不同的情感题材进行了对比欣赏。如欣赏《快乐的小鸭子》与《迷路的小花鸭》让幼儿通过比较两只小鸭子的不同情绪感受,丰富自身情感体验,内心产生那种与小鸭子一同欢乐,一同忧伤的情感。孩子们深深地被“小鸭子”的情绪所感染,活动中主动性、积极性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还能自发地用动作来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选择一些跨度较大的音乐题材,让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增强自己对不同作品的感受力及提高孩子对音乐的表现力。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深,展现出来的表现能力更为准确及具有多样性和创造性。为幼儿以后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游戏活动中,有很多机会需要幼儿运用想象力进行创造。例如做“开火车”的游戏,幼儿除了可以模仿火车开动时的动态外,还可以创编开汽车,开飞机、开轮船时的各种动作,同时也创编了歌词。在学习小班歌曲《苹果》时引导幼儿创编其它水果作为歌词,幼儿百唱不厌,效果也较好。在韵律活动《秋天》中,幼儿可以自由想象并模仿小树叶飘落时的各种动态,尽管幼儿的表现还是十分的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利用好奇心是提高幼儿创新能力的源泉


我在音乐活动中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如在进行“打击乐”教学活动中,老师发现幼儿对各式各样的乐器十分感兴趣。他们忍不住好奇心这里摸摸那里敲敲,注意力完全在乐器上。这时老师便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去掉枯燥的讲解,活动一开始就放手让幼儿自由地去感觉触摸各种乐器,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探索这些乐器的特点和用法。当幼儿遇到困难、提出问题时,老师就鼓励他们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这样,班上的幼儿不仅每次都积极参与“打击乐”活动,而且对活动内容也掌握得很好。这一举动,不但很好地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积极探索,还为幼儿的下一次创新实践提供了参与的动力,形成了初步的创新意识。


四、营造音乐环境是幼儿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


台湾音乐家陈功雄教授说:“音乐是学不会的,但维也纳的人民没有一个是不懂音乐的。”这就充分说明了音乐环境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音乐环境的刺激和启迪,可以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利用音乐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环境。沉浸在音乐环境中,感受着音乐的旋律,体验着音乐的美感,孩子们会不时地迸发出音乐带来的创造灵感。音乐环境的营造,可以从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音乐的物质环境的营造,我可以在教室建音乐区角,也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音乐教室、幼儿广播站等。有了音乐教室和音乐区角等活动场所,孩子们就可以尽情地跳呀,唱呀,尽情感受音乐的美。幼儿园的孩子虽小,但他们最喜欢跳跳唱唱的活动,他们对音乐表现出一种自发的热情和兴趣,因而,他们也就最需要活动的场地。音乐的文化环境的营造,我以为是特别重要的。校园里的歌声,幼儿教师欢快的舞蹈及其流畅的节奏,都会对幼儿产生音乐的熏陶。随着新疆舞、蒙古舞的旋律,摆弄着他们最简单的舞姿,孩子们常常是自然而然地轻松的应和着,时而慢走,时而跳跃。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是音乐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的欲望,是这样的音乐环境赋予了他们创造性表达的激情和空间。


五、巧用激励机制,让幼儿体验成功的愉悦


为了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的创新兴趣、信心和勇气,我常常采用激励机制,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一是言语激励。当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独立地完成了一次创新行为后,老师积极的鼓励:“你真聪明,你的舞蹈动作编得真好看,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等鼓励幼儿的创新行为;二是动作激励。对幼儿每个创新行为,教师都给以亲切的微笑并用动作来鼓励,如:拍拍肩、亲亲脸、拉拉手等;三是实物激励。发给有创新行为的幼儿一朵小红花、一件小纪念品或其它的奖品等以示鼓励;四是特权激励。让某个幼儿在全体小朋友面前展示他的创新表现,让幼儿的成功感得到体验。教师的激励给予幼儿继续探究、创造和表现的信心和机会,巩固幼儿的创新行为,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敢想、敢说、敢创造、敢表现,进而促使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


人的幼年期是生命力最活跃的成长期,也是接受音乐教育的最佳期。因此,我要让音乐的乳汁哺育孩子们成长,使他们的心灵更美好,思维更敏捷,性格更开朗,道德更高尚,做一个新世纪的主人。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版权所有:新时代学前教育网 Copyright ©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034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