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利用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语言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如通过诗歌“客人来了”使孩子知道妈妈不在家时,客人来了,小朋友要像主人一样热情有礼貌地招待客人,给客人倒上一杯茶,说:“阿姨,请喝茶。”客人走时,送到门口,会说:“阿姨再见。”孩子在文字作品里,学到了礼貌言行,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这也是全社会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家都应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
二、给幼儿创设想说、敢说、会说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
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客观存在周围环境和心态因素所制约。要发展幼儿语言,促进幼儿交往,必须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情感,活跃幼儿的思维,创设平等的气氛入手,使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机会说。
1.创设平等融洽和谐环境气氛,使幼儿有话敢说,愿意说。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周围人的生疏,很容易“沉默寡言”,由于性格内向或胆怯心里导致不爱交流。通过观察与幼儿平等相处,尊重每个幼儿,积极鼓励,引导他们说话。尤其当幼儿主动与教师说话时我都认真倾听,并做出积极的应答,长此以往,幼儿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愿意说了。
2.自由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自由活动中鼓励幼儿自由接触,大胆交往,同伴间互相商量,分工合作,轮流使用玩具材料,学会等待,请求别人的帮助。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和活动过程向同伴讲述,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与特长,了解同伴的能力,使幼儿在彼此交谈协商中发展语言。
3.提供材料使幼儿有话可说。
要使幼儿有话可说,仅有交谈的时间及老师的支持还不够,还必须在提供诱发幼儿说话的材料方面下功夫。
根据幼儿好奇心强,喜动等特点,为幼儿设计了简便新颖富有吸引力的“沙画艺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摆弄讲述故事,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凭借联想按图排序创编故事。区域活动中,为孩子们提供了易拉罐、露露瓶、胶卷盒、牙膏盒、废旧笔杆等材料,孩子们在操作摆弄中,再现了周围事物,搭出了游泳池、停车场、公园、游乐场、超市、楼房上的大舞台,还有老师和小朋友游戏活动的场面,这样为幼儿主动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当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讲述时,不难发现他们在这里体验到了成功与喜悦。
4.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积极交往
为使语言游戏起到诱发幼儿主动说话的作用,我设计了一些语言小游戏供幼儿玩。如:“三个字”“四个字”“我说你不怕”“小小剧场”等,这些游戏贴近幼儿生活,游戏中,幼儿通过招聘演员,接待观众,情景表演,使幼儿学会了自己寻找同伴,讨论玩法和规则,互相监督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后能在讲述中邀请同伴的再次光临。这样既保证了幼儿的听说操练,又促进了交往能力。
三、语言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地听和说.
皮亚杰认为:儿童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儿童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寻求信息和建构知识的。幼儿随着生活范围扩大,接触事物的增多,词汇量也在增加。表现在语言的应用上,是语言不断丰富化的阶段,是完整的口头语言不断发展的时期,为了尽快完成向素质教育转轨,就必须以幼儿为主体,给他们创设健康、丰富、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活动,获得多种发展的经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故事《顾下不顾上》的内容富有童趣,活动的主要目的,通过想象大胆地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描述。我改变以往的教师讲述和图片提供方式,只为幼儿出示一位手端饭碗的幼儿,一只昂头的小公鸡,一只小鸟,启发幼儿想象它们之间能发生一件什么事,引导幼儿将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讲述给同伴听。“小朋友准备吃饭,一只公鸡也想吃,小朋友告诉他,动物要吃动物的饭,说着把饭举过头顶,这时飞来一只小鸟,公鸡请小鸟帮忙,小鸟就一啄一啄地把饭喂给了公鸡吃。”当有的孩子说把公鸡打跑时,有的幼儿反驳道:“公鸡是人类的朋友,他能催人们早早起床。”还有的幼儿对小朋友展开讨论,他只顾下面的公鸡,不顾上面的小鸟,做事不动脑筋,因此,为故事起名《顾下不顾上》。这里没有教师的传授,是孩子们自由获得的结论。通过这样的创新思维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按新《纲要》要求,从整体角度探索语言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注重一日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挖掘潜力,适当指导,幼儿的口语就能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
另外,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教师的辛勤教育外,父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家庭中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教育,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