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期刊
   └   期刊
   └   著作
   └   讲解
   └   论文名单
最新热点  
 ·  陪孩子做这24件小事
 ·  三所小学寒假劳动清单,跟孩子一起看...
 ·  寒假正是读书时,3个亲子阅读故事一...
 ·  2023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
 ·  践行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
 ·  教育部关于印发 《幼儿园督导评估办...
 ·  幼儿园春季学期​各类计划合集...
论文名单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期刊 -> 论文名单      
【一等奖】如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如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鱼山镇中心幼儿园  翟召霞

摘要幼儿分离焦虑不仅影响幼儿身体健康,而且早期的过度焦虑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分析幼儿入园焦虑表现后发现,幼儿入园焦虑的消失需要经历群体相识、排斥、接纳、融入四个阶段。为了尽快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用幼儿园的生活,我们从问题出发,将“新入园幼儿哭闹”这一普遍问题,通过伙伴合作与专业引领,开展实践反思、释疑解惑、评析讨论等活动,启迪教师群体实践智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研质量,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词:幼儿   入园    分离焦虑    同伴群体

 

 

 

 

 

 

 

 

 

 

 

 

 

 

 

 

 

 

 

 

 

 

 

 

 


每年九月份新生入园是一年中最忙乱的日子,来自不同家庭、拥有不同个性习惯的新宝宝需要我们去熟悉,对教师来讲也是一项专业挑战。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幼儿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都会出现不适应,或多或少的出现分离焦虑现象,从而影响了幼儿及家长的生活与工作。


有的幼儿每天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有的甚至拒绝进食,家长们也常常觉得束手无策.有时宝宝在屋里哭,爷爷奶奶心疼的在屋外偷偷掉眼泪;有的更是忍不住趴在窗外偷看一眼,使得刚刚情绪稳定的孩子更加的哭闹起来。幼儿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恐惧不安、焦虑的状态将会影响到身心健康。为此,我们从问题出发,将“新入园幼儿哭闹”这一普遍问题,通过伙伴合作与专业引领,开展实践反思、释疑解惑、评析讨论等活动,启迪教师群体实践智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研质量,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问题一小班幼儿情绪不稳定,对于哭闹型孩子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一)首先分析孩子的哭闹类型。


第一种宝宝是从小由妈妈或者奶奶一个人带大,属于极度缺乏安全感,不管老师怎么哄都无济于事;第二种宝宝是自己本来不哭,被周围哭的孩子渲染的;还有一种就是刚开始对幼儿园环境很好奇,来园后的前两三天都很乖,到第四天对这个环境熟悉后觉得幼儿园里不自由,太受约束就开始大哭大闹,甚至比第一种还严重;最后一种是先入为主识,最先接触哪位老师就依赖谁,换做第二位老师带他就会哭闹不已。


(二)实施方案:


1、重视对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期触觉、味觉最为发达,教师应一直面带微笑,用聊聊天、分享好吃的食物、亲亲幼儿额头、拉拉小手等动作来拉近师生距离,这样幼儿把教师当作陌生环境的保护者,可以减轻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


2、对情绪一直低落的幼儿允许他放声大哭,发泄不满的情绪。但注意要及时提醒幼儿按时喝水、小便,对如厕不能自理的幼儿,老师应及时提供帮助。


3、在环境创设上要宽松自由,如在娃娃家区域布置时,尽量按照家的感觉来创造,可以让孩子带几件熟悉的玩具或物品充实活动区域,还可以设置一面全家福照片墙,让孩子给小伙伴讲一讲、说一说,适当缓解依恋情绪。


4、组织教学活动,转移注意力。动静分开,把好哭的孩子带到外边走一走、看一看。不哭的孩子唱唱熟悉的歌曲,听听熟悉的故事、学习个有趣的手指游戏。


5、离园前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有个良好的情绪。准备块干净的小毛巾给幼儿擦一擦小脸,消除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问题二:1、新生家长站在门口不肯走,还时不时的往活动室里偷看,该怎么处理?


 2、有些学历高的家长出现陪读现象怎么办?


(一)原因分析:


1、大多说家长不肯走的原因是不放心,担心孩子哭闹后是否被老师冷落?自己家宝宝自理能力不是很强吃饭、如厕时老师管吗?


2、还有的家长是看过好几家幼儿园后才决定来这的,她在拿老师跟别家做对比,看看自己的孩子去哪是最好的。


3、我自己是研究生、本科生、高中教师,你一个区区专科生能把我孩子教好吗?


(二)解决方案:


1、开设新生入园家长会。让有经验的教师给家长支招,如一定请家长相信,幼儿来园后不会整天都哭,老师一定有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创设条件让他玩的开心;早晨晚送会,中午早接会让幼儿一个适应过程;持子以恒,每天尽量坚持送幼儿入园;在家不要这样吓唬孩子听话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无形中给孩子制造了对幼儿园的负面情绪;建立家长学校、班级QQ群,家园多沟通交流,第一时间关注孩子的动态,相互配合,以便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2、家长第一次把孩子交到老师手里,不放心是必然的。除了跟家长及时沟通外,这就要求我们用细心、耐心去照顾好每一位孩子,从一点一滴中感染家长,从让家长满意到让家长感动,我们就算再苦再累也会很开心。


3、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家长提供育儿方面的帮助,用行动来告诉家长科学的幼儿教育应该是这样的。只有让家长相信你,以后的各项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问题三:刚入园不久,我家孩子被别的孩子抓了、咬了、摔伤了怎么办?


(一)原因分析:


1、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就是小皇帝,一家人都得你顺着他,分享意识、合作意识都很薄弱。


2、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只知道我的东西你不能动。玩是孩子的天性,偶尔受伤也在所难免。


(二)解决方案:


1、每天幼儿入园前先做好晨午检工作,及时去除孩子身边的安全隐患。活动时教师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视线之内,把危险制止在发生前。


2、一旦出现问题一定要先解决问题,用真情感化家长,比如说,争取赢的家长谅解,很多家长还是很通情达理的。


3、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或其他资源,让幼儿知道怎么样做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同时请家长勤给幼儿剪指甲防止幼儿抓伤;最后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家园要教育一致,让幼儿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初步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


问题四:宝宝情绪稳定后应开展哪些活动?


1、户外活动。如开展动物模仿操;骑小车,爬行,大型器械等活动。


2、播放节奏感强的钢琴曲,引导幼儿随音乐做身体的动作,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只要音乐一响孩子就知道 奥,该回到小椅子上做动作了,有利于教师组织幼儿。


3、教会幼儿一些简单的歌曲,手指游戏等,让孩子有成就感,每天喜欢来幼儿园。如《我上幼儿园》《小手拍拍》等,边做动作边唱歌,初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4、给幼儿讲述他们喜欢的故事、播放他们熟悉的动画片,找到共鸣点,增进师生感情。如《小兔乖乖》《森林保卫战》等。


五、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发生的过程呈现多样化、反复性,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共同携手


1.由内而外,从家长方面入手改善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问题


  1.把兴趣摆在第一位,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工作之余,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附近玩耍,让孩子了解周围的环境,认识周围的事物。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使他认识更多伙伴,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在这个地方,他可以享受快乐。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喜欢这个地方,向往这个地方!这样做,还可以消除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孩子上学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幼儿园里可以参加各种活动,如,可以玩大型玩具,老师给讲故事、教小朋友唱歌、做游戏,小朋友们不仅玩得开心,还可以学到很多新本领。幼儿园里的老师会像妈妈一样,会呵护他,疼爱他。


  2.提前了解作息时间,按时作息,提前适应幼儿园生活


  孩子从出生之日起,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甚至可以说,基本上一直都和父母在一起。突然让他们自己一个人生活在幼儿园里,难免会焦虑。因此,家长很有必要了解幼儿园里的详细情况,尤其是作息时间。然后根据学校的具体作息时间,为孩子制定时间规划,告诉他每天几时起床、几时午睡;几时游戏、几时学习。然后,与孩子一起按照时间规划,模拟学校生活。这样,孩子可以在未入园之前就适应园里生活,入园时也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3.让孩子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溺爱,包办代替,制约了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许多孩子的不安全感来自对新环境的生活要求无法理解和难以应对!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和力所能及的事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比如早上按时起床,晚上按时睡觉,中午养成午睡的习惯;在固定的位置自己吃饭,自己睡觉;大小便时学会自己脱裤穿裤洗手等,培养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认识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2.改善教学环境,为改善与缓解幼儿入园焦虑铺路


  1.教师要具有亲和力,使幼儿没有压力。


  孩子进入幼儿园,与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作为幼儿工作者,一定要有亲和力,让孩子们都喜欢老师,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因此,幼儿工作者对缓解孩子入园焦虑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亲切耐心的语言,优美的身体姿态可以让幼儿产生美的感觉,拉近与幼儿的心理距离。建立充满爱意的师幼关系,培养幼儿对教师的亲近感。孩子表现优秀时要鼓励;孩子受伤哭泣时要抱抱;孩子淘气撒娇时可以摸摸他的小脑袋。


  2.集体环境要适合幼儿的心理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园内创设富有爱心的集体环境特别重要。积极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兴趣爱好.刚开始幼儿依恋老师,在活动中幼儿开始慢慢依恋同伴,最后建立对幼儿园的安全性依恋。


3.家校共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1.定期召开家校交流会帮助幼儿顺利过度


  为了让幼儿能顺利过渡入园焦虑,召开新生家校交流会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校的情况,针对孩子身上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孩子表现优秀,可以奖励;孩子表现欠佳,可以鼓励。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孩子回家后的表现,通过表现,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表扬或是引导。家长会就是家长与学校的相互沟通,这样能更好针对孩子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措施,帮组孩子健康成长。


  2.教师积极的掌握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与习惯


  每个孩子都有其各自与众不同的特点,针对性教育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调查问卷表”了解每个幼儿的生活习惯与成长环境,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找到适合幼儿的方法来解决。孩子虽小,也是有自尊心的,也许你无心的话就会对他们造成伤害,所以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对于好习惯,告诉他们要坚持,对于不好的习惯,引导他们去改正,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习惯。


  3.加强家长与教师的合作与配合


  首先,家长要配合老师。幼儿送到班级教师手中后迅速离园,不要因为幼儿哭闹家长就心软动摇,要知道,心软动摇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教师也要配合家长,把家长交代的关于孩子的问题牢记在心,对于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帮助。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心头肉,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每一个老师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我们老师要努力做到“从让家长满意到让家长感动”只有家长与老师心连心、在一起,共同努力,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孩子的入园焦虑。


六、教研成效


   通过教师们的集体研讨,在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老师们处理的游刃有余,很快建立了良好的班级常规,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消极等待,这样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了。


结语


总之,幼儿由家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不是简单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共同的责任。上幼儿园是孩子成长之路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台阶,走好这个台阶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之路尤为重要。社会要给予支持与帮助。要相信,只要我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我们的孩子会顺利地度过他人生第一个社会化进程,取得初步的成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


[1]从群体学视角解析流动幼儿入园焦虑及其缓解秦旭芳孙雁飞 《教育导刊月刊》, 2010(3):33-36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其缓解》史文秀《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 
  


 
版权所有:新时代学前教育网 Copyright ©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034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