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迷》教学活动设计
杨喜娟
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大营镇西柳中心幼儿园(邮编:071805)
设计意图: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作为幼教工作者,充分创造条件让这颗种子萌芽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来说,他们受条件的限制,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更是一大缺失。《指南》中指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农村的孩子虽然和大自然接触较多,但是对于感知、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美来说,他们的体验少得多。现在好了,我们有了电视电脑一体机,就能让老师和幼儿的眼界开阔许多。原来打印图片都困难,现在可以运用PPT课件,播放视频,直观演示……。《指南》中对5---6岁幼儿在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目标中指出“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这次我设计的活动和我们的国粹京剧有关,引导幼儿萌发对京剧的兴趣,借助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尽量更好地组织好活动。有的幼儿不敢大胆表现,我们更应该创造条件和机会给他们展示的空间。
活动目标
知识和能力:简单了解京剧的行当,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欣赏京剧的曲调,模仿京剧表演的简单动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萌发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活动准备:自制PPT课件(京剧各个行当图片),自制道具(马鞭、水袖等),京剧《三岔口》视频片段,水袖表演视频片段。
活动预设过程:
-
我们都是小戏迷。
-
教师播放京调音乐,与幼儿一同交流音乐的特点。
-
播放课件,幼儿了解不同的京剧行当以及常见的京剧人物。教师和幼儿一同感知京剧的服装、化妆、头饰,亮相造型等。(请幼儿摆一摆造型)
-
小结:京剧又好看有好听,大家都很喜欢。就连外国人也很喜欢,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我们把很喜欢京剧的人叫“戏迷”,当看到演员演得好的时候,戏迷要为演员鼓掌,叫“好”。今天,咱们大家都是小戏迷,和老师一起学京剧。
-
戏迷学戏。
-
教师播放京剧视频《三岔口》片段,引导幼儿欣赏,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
-
请两名幼儿来为大家模仿动作,引导其他小戏迷为演员叫“好”。
-
教师播放京剧水袖表演视频,引导幼儿欣赏。请幼儿到前面为大家进行模仿表演。
-
模仿京剧步伐。
师:刚才咱们看了京剧,也试着进行了模仿。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一学京剧的动作。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要领:男步是左脚向前跨一大步,跨出时左脚尽量高抬,右脚紧跟上一步,两脚交替向前。女步是双膝加紧,用脚跟先着地,快速向前迈小步,步子越小越好。
-
男孩和女孩分组练习或自由练习。
-
戏迷演戏。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音乐非常适合大家一起表演,名字叫《京剧宝宝》,现在是我们的自由表演时间,你们可以跟着我一起表演,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也可以当小戏迷为我们叫“好”。
播放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做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