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一、 引言 3
(一) 选题缘由 3
1. 结构游戏在幼儿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3
2. 游戏材料在结构游戏中有重要作用 3
3. 对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研究的缺乏 4
4. 研究者的兴趣和关注 4
(二) 文献综述 4
1. 国内对结构游戏材料的研究 4
2. 国外对结构游戏材料的研究 5
3.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述评 6
(三)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6
1.研究目的 6
2.研究意义 6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7
1.研究方法 7
2.研究对象 7
(五)核心概念界定 7
1.结构区 7
2.结构游戏 8
3.结构游戏材料 8
4.游戏材料投放 8
二、 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8
(一)中班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认识 8
1.中班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意义的认识 8
2.中班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依据 9
3.中班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更新的认识 9
(二)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现状 10
1.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来源 10
2.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的种类 11
3.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数量 11
4.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方式 11
5.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时机 12
(三) 中班幼儿与结构区材料的互动情况 12
1.中班幼儿对结构区游戏材料的选择情况 12
2.中班幼儿对结构区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 13
(四)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13
1.结构游戏材料未能及时更新 13
2.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时机不恰当 13
3.结构游戏材料适宜性不强 13
(五)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问题的原因 13
1.教师方面的原因 13
2.幼儿园方面的原因 13
三、 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建议 14
(一)教师方面 14
(二)幼儿园方面 14
【注释】 14
【参考文献】 15
Abstract 16
Keywords 16
附录
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情况的调查研究
谭曼莉
广东省深圳市银鹰第一幼儿园 (518028)
【内容摘要】《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内在需求,在幼儿园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构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尽管近年来学者们对结构游戏关注程度有所提高,但是针对幼儿园中结构游戏材料应如何投放的问题研究仍然需要加强。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对幼儿园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结构游戏;中班;材料投放
一、 引言
(一) 选题缘由
1. 结构游戏在幼儿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结构游戏是融操作性、创造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幼儿园基本游戏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结构游戏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需要运用手指小肌肉进行拼叉,而且需要进行搬运、弯腰等活动,这使幼儿手部肌肉得到锻炼,令幼儿手指变得更灵巧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其次,结构材料本身的“数学特性”使结构游戏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理想活动,活动中蕴含的科学特性可以刺激幼儿科学思维的产生与发展;再次,结构游戏为幼儿表现和创造生活中的所见提供了“舞台”,结构活动中往往要与同伴进行互动,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幼儿对生活的认知,而且有益于幼儿的社会学习;最后,结构游戏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像艺术家一样进行创作,这培养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欣赏鉴别能力和创造力,美育作用十分明显。
2. 游戏材料在结构游戏中有重要作用
结构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利用不同的材料来建构物体的游戏。游戏材料在结构游戏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游戏材料是结构游戏的物质支柱,也是幼儿认知世界的工具,没有游戏材料,游戏就难以进行;其次,结构游戏中使用的材料多种多样,即使拥有了游戏材料,游戏材料的数量、种类等方面的投放不合理,也会使幼儿的结构游戏难以顺利进行或无法取得预期效果,从而影响结构游戏在幼儿发展中发挥的有利作用。
3. 对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研究的缺乏
笔者在进行文献查阅的过程中发现,学前教育领域中对结构游戏的研究开始于积木游戏,针对积木游戏进行研究的文献在结构游戏研究的文献中占了很大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幼儿园结构游戏所使用的材料也在发生变化,不仅有积木,还出现了积塑、塑料雪花片、管型积塑等多样化的结构材料。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结构游戏及其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但是国内对结构游戏材料投放的研究依然需要加强,幼儿园教师对于结构游戏材料的投放仍然凭借经验进行,缺乏客观依据。
4. 研究者的兴趣和关注
笔者在幼儿园实习期间,经过观察与了解,发现结构游戏虽然是许多幼儿园普遍开展的游戏活动,但是园长及教师对结构游戏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如角色游戏等活动,教师进行游戏材料的投放较为随意,在材料投放过程中也常常出现问题。然而笔者在进行资料的搜集过程中发现,结构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有利程度并不低于其他游戏活动,而游戏材料投放作为结构游戏顺利开展的基础自然应该得到重视,因此笔者深入幼儿园中进行结构游戏材料投放调查研究,探讨在结构游戏中应该投放何种材料、如何进行材料投放等问题。
(二) 文献综述
笔者在CNKI学术文献平台中以“结构游戏材料”为关键词,剔除重复文献和无效文献,获得相关文献4篇,均为硕士论文,时间分布于2005年至2014年间。为了搜集到更全面的资料,笔者通过到图书馆借阅纸质文献,整合文献中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内外关于结构游戏材料的研究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 国内对结构游戏材料的研究
(1) 结构游戏材料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研究
在《材料结构及投放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研究》[1]一文中,作者运用实验研究法,通过幼儿的材料操作活动,了解学前幼儿创造性想象的特点,发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在创造性想象总分上差异较显著;材料结构影响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投放方式影响幼儿创造性想象。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
(2) 结构游戏材配备使用的评价研究
在《幼儿园结构游戏材料配备与使用的评价研究》[2]中,作者以《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试行)》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评价工具,拟定幼儿园结构游戏材料配备与使用评价方案,通过行动研究法对评价方案进行不断完善,结合实际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对方案进行修订,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完善的研究过程,进一步反思装备与使用评价方案在幼儿园结构游戏中的作用。最后,对幼儿园结构游戏材料配备与使用评价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3) 结构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
刘焱[3]观察研究发现:进行结构游戏时,儿童更多地是独自玩或平行游戏。完全陌生和比较复杂的玩具材料容易引起儿童的好奇,而中等熟悉和复杂程度的材料更容易导致儿童的象征性游戏和练习性游戏行为的产生。积木作为结构区中最基本的游戏材料,属于结构游戏材料,在《积木的不同投放对幼儿积木结构水平的研究》[4]中,作者运用观察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对幼儿积木游戏中的数学行为进行探讨,得出积木的不同投放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在《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5]一文中,作者对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结构游戏行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单色结构材料更有利于儿童结构行为的发展;易倒易建的积木对儿童发展具有独特作用;不同结构化辅助材料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结构游戏具有不同价值。
2. 国外对结构游戏材料的研究
(1) 结构游戏材料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研究
在早期研究中,大量研究者通过问卷法、测量法等非实验方法,对幼儿创造性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Market(1922)在一项研究中给幼儿若干积木、餐具、厨房、木偶等,让其做尽可能多的事情,创造尽可能多的事物,结果发现,年长幼儿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成分都较多,并且持续时间也较长。[6]
(2) 结构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
Doyle(1978)[7]发现。可互换零件的材料(如积木、镶嵌组合玩具)比不可换零件的材料(如拼图)更能促进儿童的反社会行为。他认为,前者由于可以被儿童用来参与许多不同的游戏活动,所以会导致在使用上的争夺,而后者在一段时间内只可以被一个儿童使用,而不会导致冲突发生,因而儿童较可能在具有可交换零件的使用上发生冲突。国外有研究者认为,当积木散乱无序的投放时,会使得幼儿失去对积木游戏的兴趣,而且也导致积木被随意地带到其他的游戏区域。游戏时间安排也很重要,如果规定上午十点之前是室内游戏时间,十点之后是户外运动时间,那么对于玩室内游戏的孩子来说,收拾玩具就是一个他们要考虑的问题。这有可能导致一些孩子会刻意不玩积木游戏,因为积木收拾起来比较麻烦。[8]
3.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述评
在研究内容方面,关于结构游戏材料及其投放与幼儿行为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但国内基本上是针对结构游戏材料与幼儿某一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从整体上研究结构游戏区游戏材料投放情况的较少;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内仅有一篇文献关于结构区游戏材料配备使用评价的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缺乏调查法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对游戏材料及其投放方面的研究对象虽主要为学龄前儿童,但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笼统,很少有某一年龄阶段的研究。通过对关于结构游戏材料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后,本研究尝试以广西南宁市A幼儿园为例,从整体的层面,运用文献法、观察法与访谈法,对该幼儿园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三)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深入幼儿园中进行调查,以期了解中班教师对结构区游戏材料的认识、投放情况及中班幼儿与教师所投放材料的互动情况,从而分析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内在需求,在幼儿园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构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尽管近年来学者们对结构游戏关注程度有所提高,但是针对幼儿园结构游戏材料应如何投放的问题研究仍然需要加强。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幼儿园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丰富我国幼儿园中班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面的理论。
(2) 现实意义
结构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游戏活动之一,游戏材料是结构游戏的物质支柱。因此,教师应当对游戏材料进行充分、适当的运用,在进行活动之前应了解不同游戏材料的性质、为幼儿选择适宜的游戏材料,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投放。而在我国幼儿园结构游戏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通常依据自身经验进行,缺乏科学性,这将影响结构游戏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对幼儿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幼儿园投放结构区游戏材料提供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借鉴。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本研究通过著作研读、期刊查阅及网络搜索来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以辅助论文背景的撰写、研究方向的选定、相关概念的界定,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2) 观察法
观察法是笔者在本研究中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真实的环境中,笔者能够真实的看到实际活动过程中结构游戏材料投放的相关情况。观察内容为:①中班教师投放结构区游戏材料的种类、数量、方式、时机;②教师进行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后,中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③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出现的问题。
(3) 访谈法
访谈法作为观察法的补充,能更全面地了解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情况。本研究访谈的对象是南宁市A幼儿园的中班教师及幼儿,旨在了解教师对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认识情况、幼儿对结构区游戏材料的喜好情况。
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西A幼儿园中班。参与结构游戏的12名幼儿,观察对象的抽取方式为随机抽取。进行结构游戏材料投放的教师。根据调查了解,笔者发现该幼儿园进行了结构区的设置,每周都会在幼儿园中开展相应的结构游戏,具备提供研究的条件。
(五) 核心概念界定
1. 结构区
结构区是幼儿园为开展结构游戏而设置的区域,该区域主要功能为放置结构区游戏材料、进行结构游戏活动。
2. 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也称建构游戏,是指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利用不同的材料来建造物体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既可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形态,又可以把自己思维中想象的物体具体化。
3. 结构游戏材料
结构游戏材料是指开展结构游戏所需要的游戏材料。结构游戏材料有以下几种:积木、积塑、雪花片等结构材料;沙、石、水、土、雪等自然结构材料;瓶子挂历、纸盒等废旧物品材料,既有成品,也有半成品。
4. 游戏材料投放
游戏材料的投放是指幼儿教师根据儿童教育和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提供。本研究中游戏材料投放主要涉及结构游戏材料投放的种类、数量、时机、方式。
二、 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笔者于2015年1月至2月期间,在广西南宁市A幼儿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调查研究,在研究期间,通过对南宁市A幼儿园中班教师及幼儿进行访谈,对该幼儿园中班教师对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情况及幼儿与所投放材料的互动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幼儿园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情况,以下是笔者深入幼儿园进行调查研究的成果。
(一) 中班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认识
游戏材料投放作为使游戏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对结构游戏材料的合理投放不仅能促进游戏的发生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幼儿获得和重组经验、有效推进同伴互动。
1. 中班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意义的认识
由于教师是进行材料投放的主体,因此教师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意义,才会对于游戏材料投放环节予以重视。笔者对中班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情况进行了访谈,以下是关于教师游戏材料投放意义认识的访谈。
访谈记录1-1
问题1:您认为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重要吗?您认为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有什么作用?
A:我觉得挺重要的。作用嘛,主要是能让结构游戏正常进行,因为没有玩具结构游戏怎么进行?对吧。
B:肯定重要,结构区属于我们幼儿园中区域活动之一,结构游戏主要是幼儿利用积木之类的进行搭建活动,如果没有材料游戏就没有办法开展,作用主要是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好处,例如锻炼手指灵活性,提高认知水平。
C:这个问题没想过,但是我觉得应该重要,作用方面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D: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重要,教师投放的游戏材料不同,孩子创造出的作品也不一样,对孩子各方面的培养也不同,结构游戏材料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
从教师的访谈记录可以看出:教师们都比较一致地认为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重要,大部分教师认为结构区材料投放能够支撑结构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
2. 中班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依据
教师对结构游戏材料的投放只有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需要、教学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才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以下是中班教师对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依据的认识。
访谈记录1-2
问:您依据什么选择来投放结构区游戏材料?
A:选择游戏材料的话,主要依据幼儿的年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还有《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B:结构区游戏材料的选择和其它区域材料选择的依据差不多,首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像是小班玩的一些玩具到了现在就不能玩了,然后就是根据《指南》里的一些要求,我们都要求学习的,但是我们现在主要关注阅读区,对结构区没什么关注。
C:你去看《指南》吧,我们都是根据这个来的。
D:选择投放结构区游戏材料的依据,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根据活动的需要,第二是孩子的需要。
从访谈中能够发现,教师在进行结构区游戏材料的选择方面,能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指南》,能够从幼儿的需要进行材料投放。但是也有教师透露,该幼儿园对结构区的开展情况并不十分重视。
3. 中班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更新的认识
游戏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等进行更新。以下是中班教师对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更新的认识。
访谈记录1-3
问:您认为结构区游戏材料需要更新吗?什么时候更新比较合适?
A:需要更新,我们班每个学期会换掉一些旧的或者坏了的积木之类的,添置一些新的玩具。
B:游戏材料都需要定时更新,至于什么时候跟新,主要是比如从小班升到中班的时候,有一些玩具我们就会选择留在原来的班级,这些都是他们玩腻了的玩具,缺少的部分就慢慢添。
C:会进行更新,不过没有固定的时间,到了中班我们班的结构玩具已经很多了,不需要增加了,到了大班我要把我们班的玩具都带到大班里,到时候再看看需要买什么玩具。
D:需要更新,更新时间第一是每个学期都会买一些新的玩具回来,但是不会太多,因为那么多游戏区都要布置,幼儿园给我们的资金有限;然后每年都会不要一些旧的玩具,或者孩子们不敢兴趣的。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中班教师对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更新持肯定态度,认为材料需要进行更新,每个班级的更新时间不一样,主要更新时间为:每年升班时更新一次,每个学期添置一次。教师们都能随着幼儿年龄段的增长进行游戏材料更新,也能通过观察游戏材料的新旧程度进行更新。
(二) 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现状
1. 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来源
材料是幼儿在结构游戏活动中学习、创造的中介和桥梁。结构游戏活动中的材料可以是幼儿园购置的,可以是教师和幼儿自制的,也可以是平时生活中的材料。通过对南宁市A幼儿园中班结构游戏材料来源情况的了解,发现中班教师投放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教师准备。根据教师反映,大部分中班结构游戏材料是教师利用幼儿园每月发放到班级的采购经费进行准备的,教师主要是到市场上购买结构游戏材料,如积木、积塑等。第二,家长准备。中班结构游戏材料一部分由家长准备,教师根据结构游戏活动的需要,发动家长进行游戏材料的搜集与准备,家长准备的游戏材料主要是瓶子、易拉罐、纸盒等废旧物品材料。
2. 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的种类
游戏材料是激发幼儿积极性最基本的前提,只有投放了种类适宜的游戏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游戏。在对该幼儿园中班进行结构区游戏材料种类观察中,发现该幼儿园中班结构游戏材料的种类较为丰富,既有成品也有半成品,其中成品游戏材料有8种,分别为:木质积木、积塑、雪花片、管道积塑、动物积塑、齿轮积塑、链环形积塑、镂空拼片,使用方法有搭建、插接、扣接、链接;半成品游戏材料有5种,分别为:瓶子、易拉罐、奶粉罐、纸盒、卷纸筒。经过分析,发现中班结构材料成品材料中,积塑类材料占材料种类的53%;半成品材料占38%,积木占9%。积塑、积木材料投放次数最多,其次为雪花片和管道积塑,链环形积塑、齿轮积塑及镂空拼片只进行过1-2次投放。
3. 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数量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该幼儿园中班某班级结构区每类结构材料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具体数据见下表:
中二班结构游戏材料数量统计表(表2-1)
结构材料 数量 结构材料 数量
木质积木 347块 镂空拼片 140个
积塑 208块 瓶子 60个
雪花片 306片 易拉罐 135个
管道积塑 100个 奶粉罐 24个
动物积塑 87片 纸盒 39个
齿轮积塑 100个 卷纸筒 25个
链环形积塑 170个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结构区中教师所准备的木质积木所占比重最大,依次为雪花片、积塑、链环形积塑,根据笔者观察,发现教师在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时,将班级中的30名幼儿分为5个小组,将所选材料分组投放,积木每次投放数量最多,其次为积塑、雪花片、管道积塑,其他材料投放数量较少,废旧材料的投放数量为0。同时,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认为每种游戏材料的数量越多越能满足幼儿需要,因此在市场上购买结构游戏材料时,通过称斤的方式购买,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并不能买太多。
4. 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方式
教师投放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由教师分发特定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进行建造活动;第二种是教师在结构区内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让幼儿主动挑选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进行建造活动;第三种是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游戏中的材料。该幼儿园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方式统计见下表:
中二班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统计表(表2-2)
投放次数 投放百分比(%)
教师分发 24 75%
教师提供幼儿选择 4 12.5%
教师和幼儿共同选择 4 12.5%
总数 32
5. 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时机
投放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时机是指教师给幼儿提供结构游戏材料的时间。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时间可以在一天内的某一时间段投放,也可以在结构游戏活动开始时或进行中投放。通过对该幼儿园中班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时机的观察,发现在一天中该幼儿园中班教师投放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时机有两个:一是在幼儿入园时段的晨间游戏活动时间。据笔者在近段时间的观察,由于接近学期末,中班教师为了保证幼儿安全,每天都安排在教室中进行的结构游戏作为晨间游戏;二是在晨间游戏以外的其它时间段内的时间。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教师投放材料的时机并不固定,由于接近期末,教师需要整理的材料较多,因此虽然对一日活动进行了设计,但是并没有按照活动计划实施,往往在没时间开展其他活动时临时安排结构游戏,并且进行游戏材料投放时也很随意。在结构游戏活动中进行材料投放的时机:一是活动开展前的投放,教师根据幼儿人数,随意选择几套结构材料进行投放;二是在结构游戏进行时,幼儿提出增加玩具时会再次投放,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少部分较为调皮的幼儿在没有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到结构区中拿玩具的现象。
(三) 中班幼儿与结构区游戏材料的互动情况
在结构游戏活动中,笔者共观察了12名中班幼儿对结构区结构游戏材料的选择情况,其中男孩女孩分别6人。
1. 中班幼儿对结构区游戏材料的选择情况
观察发现,在选择游戏材料时,男孩倾向于选择积塑和管道形积塑这两类材料,因为这类游戏材料易于组装、成品不易被破坏并且成品能随意移动;女孩倾向于选择积木、雪花片,她们在选择积木时往往能注意到积木的形状和颜色。动物积塑、齿轮积塑以及环形积塑少有幼儿选择。
中二班结构游戏材料幼儿使用情况表(2-3)
积木 积塑 雪花片
女孩使用人数(人) 3 1 2
管道积塑 积塑
男孩使用人数(人) 3 3
2. 中班幼儿对结构区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
在晨间结构游戏中,幼儿进行游戏的时间较短,一般为5-10分钟,幼儿在这段时间常常进行教师随意指定的积塑拼插游戏或征得教师同意后自己选择游戏材料,在游戏时喜欢相互聊天,但较为安静,当教师要求收玩具时,少部分幼儿会表现出不满。在非晨间结构游戏中,教师主要负责材料的投放,其它时间完全让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所进行的游戏指导仅仅是管理纪律,游戏时间为20-40分钟,这段时间内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但是最后结构游戏材料往往成为角色游戏的辅助材料。男孩在使用材料进行结构活动时多选择积塑和管道形积塑这两类材料,将游戏材料拼插成为刀、枪、变形金刚等造型,在完成材料结构后拿在手上进行打斗类角色游戏。女孩多选择能在座位上进行的较为安静的积木、雪花片,她们在游戏前就已经有想法,有时将需要的材料挑选好才进行结构,有时一边结构一边挑选材料,积木常常用来搭建城堡,雪花片常常用于组装小动物。
(四) 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1. 结构游戏材料未能及时更换
教师对游戏材料的更新主要是依据幼儿年龄发展的需要和玩具新旧程度,基本上每年升班时更新一次,每个学期添置一次,可是教师却没有依据幼儿在具体游戏中对游戏材料的选择以及使用某种游戏材料的次数进行材料更新。部分教师由于考虑到资金问题,不重视游戏材料的更新,从而导致结构游戏材料更新周期过长。笔者在观察中发现,由于教师不重视材料的更新,使得结构区小桶内装着许多零零散散的材料,有些材料已经破损,有些材料不成规模,完全看不出这些游戏材料能建造成为何种物体,如材料中几个零散的小轮胎和一些火柴大小的塑料棍棒等。同时,结构区内也存在一些虽然完整,但是教师从未进行投放,并且幼儿基本未选择和使用的游戏材料,如链扣形积塑、环扣形积塑。
2. 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时机不恰当
教师结构游戏投放的时机不恰当,影响了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教师将结构游戏安排在晨间活动时间,并不恰当。晨间活动指在入园后与早餐前的间隔阶段进行的活动,一般会安排晨间锻炼,即户外活动。据笔者观察,由于刚入园,有些幼儿还处于睡眠状态,并且这段时间较短,在此时安排结构游戏,许多幼儿还没有进入游戏状态活动就要结束,部分来得较早的幼儿在刚刚进入状态时,就要被老师要求终止游戏,他们往往会表现得很沮丧和不愿意,这不仅对幼儿心理造成伤害而且影响他们以后对材料的使用。
3.结构游戏材料适宜性不强
教师投放结构游戏材料适宜性不高主要体现在种类和数量两方面。第一,部分结构游戏材料不能吸引幼儿。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对齿轮积塑、链环形积塑、镂空拼片缺乏兴趣,很少有幼儿愿意选择此类材料进行游戏,原因在于这类材料玩法简单,能玩的花样少,幼儿无非是进行拼扣练习,这样的材料已经不能吸引中班幼儿,但是教师仍然将它们置于结构游戏区内,造成空间的浪费。第二,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没有考虑幼儿的需要。积木每次投放的数量最多,其他材料投放数量较少,教师在分组投放时,没有记录上几次每组投放的材料,从而导致有些幼儿从没玩过某些材料,有些幼儿一直玩某些材料。
4. 结构游戏材料投放较随意
笔者通过对教师进行访谈,发现中班教师在口头上均认为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十分重要,也能认识到游戏材料在结构游戏中的作用,但是在观察中却发现教师在进行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时存在随意性。随意性体现在投放结构游戏材料时,没有一定的计划。教师在工作较忙的学期末,将结构游戏作为能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游戏内容,投放时机根据教师的时间进行,没有考虑幼儿的需要,同时,教师对材料投放的选择也十分随意,随意拿出几桶材料就进行分发,没有对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进行观察,也没有适当的进行记录。
(五) 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问题的原因
1. 教师方面的原因
(1) 教师缺乏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知识
具备游戏材料投放的知识,是教师正确进行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前提和保证。笔者经过调查发现,教师在进行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原因在于其缺乏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知识。教师缺乏对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知识的学习和钻研,首先,对于结构游戏材料投放,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有材料、材料种类够丰富、数量够多就可以了,缺乏学习了解,这样往往造成材料投放的随意性,导致教师在投放材料过程中常常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没有真正做到依据幼儿需要进行投放;其次,对于结构游戏中应该投放什么种类、投放多少数量的材料这类较细致的问题,教师们很少会花费心思进行学习钻研,在进行材料投放前没有进行学习与讨论,知识层面的的不足往往导致所投放的结构区游戏材料的适宜性不强,缺乏科学性。
(2) 教师缺乏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能力
具备游戏材料投放的能力,是教师正确进行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关键。教师在进行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与教师缺乏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能力有关。首先,教师在投放结构游戏材料之后,往往没有观察与记录幼儿对游戏材料的选择情况和使用情况,没有通过观察记录了解幼儿的需要从而对材料投放进行改进,她们关注得较多的反而是幼儿在游戏中的纪律问题,这样造成了结构材料得不到及时更新、投放不适宜等问题。同时,教师也没有对结构游戏材料的投放情况进行记录,这样教师往往很容易在下一次活动中对相同组别的幼儿投放同样的材料。其次,教师受限于专业能力,往往难以做到对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正确投放,在投放过程中教师没有把结构材料投放的种类与幼儿的发展需要密切联系起来,没有将结构游戏材料投放的数量与幼儿的合作程度相结合,没有过多考虑结构材料投放时机对幼儿的影响。
2. 幼儿园方面的原因
(1) 对结构游戏的开展重视不足
幼儿园对某一活动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这一活动在该幼儿园班级中的开展状况。该幼儿园中班教师对结构游戏材料投放较为随意,教师缺乏对相关领域知识的认识,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该幼儿园对结构区开展工作的不重视。据了解,该幼儿园在本年度中正大力开展阅读区活动,幼儿园中的许多培训、展示、评比都是围绕这阅读区活动进行,教师对于阅读区投入的时间较多,自然在结构区中投入的较少。由于该幼儿园没有定期进行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检查工作,因此教师也不会对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予以过多关注。
(2) 幼儿园管理存在不足
幼儿园档案管理、教师工作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幼儿园中一些如教案、反思、总结等常规文件,需要进行存档,但是却没有在学期开始前就告知教师这类注意事项,即没有要求教师按时完成相应材料的准备,也没有进行监督工作,往往拖至学期期末的时候,才通知教师上交材料,这时候的教师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写整个学期的教案和工作总结、整理活动室,这些繁琐的工作导致正常的教学活动被打乱,教师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任务,会选择将教学活动时间改为室内游戏活动时间,却没有心思准备结构游戏材料的投放,只能随手投放材料。
(3)经费投入不足
幼儿园的结构游戏材料中既有成品材料,又有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主要包括各个类型的积木和积塑,这些材料都无法依靠手工制作,而需要到市面上进行购买。经过调查,发现该幼儿园中班结构区内的游戏材料更换周期往往都比较长,其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园投入的经费不足。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教师们没有过多的资金对结构区游戏材料进行定期的清理和更换,许多游戏材料从小班一直用到大班,许多游戏材料已经不能引起幼儿兴趣,却依然摆放在区域内。
三、 中班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建议
(一) 教师方面
1. 及时更新结构游戏材料
幼儿园班级中结构游戏材料的更换时间并不是固定的,首先,教师需要在幼儿使用结构材料时进行观察,将那些使用频率过小、不能引起幼儿兴趣的结构游戏材料进行及时更换,以便投放更适合于幼儿的游戏材料。其次,教师应对投放时间较长、幼儿较为熟悉的材料进行适当更换,但每次更换的数量不能过大,这样能够增加幼儿的游戏欲望。第三,教师应该对结构区中较为陈旧、破损、不完整的结构游戏材料进行更新。
2. 选取恰当的时机进行材料投放
结构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搭建进行经验的唤醒与重组,其中融入了想象与创造的成分,幼儿在进行物体搭建与拼插的过程中往往十分专注而陶醉,搭建完成一个物体对于他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使幼儿在结构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材料的投放时机十分重要。首先,材料投放前应保证幼儿具有充足的游戏时间。只有有充足的游戏时间,幼儿才能很好地进入游戏状态并进行搭建;其次,教师在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幼儿,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游戏难以进行时,进行适当的材料投放。
3. 根据幼儿需要适宜地投放游戏材料
首先,投放的材料应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中班幼儿能力比小班强,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能力发展的程度,同时要多查阅资料,根据其发展水平,提供给幼儿对其有所挑战,能激起他们兴趣的材料;其次,投放的材料应具有层次性,避免单一。投放材料时,应该避免多次重复投放材料,这要求教师在每次投放材料时进行记录。同时,教师应在同一次游戏中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状况,将不同种类的玩具混合放置。最后,注意材料数量的分配。材料是否充足不能简单地以数量来衡量,应当依据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来确定。
(二) 幼儿园方面
1. 注重职后教育,提高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知识和能力
教师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有限的几次专业训练就能完成的,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过程。只有从教师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在结构游戏材料投放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教师教师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知识和能力:第一,帮助教师养成进行观察、记录的习惯。第二,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帮助教师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第三,帮助教师养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2. 加强管理工作
首先,幼儿园应当及时做好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在学期前通知教师该学期需要准备的材料,将教案、总结等材料落实到教师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的工作中,幼儿园及时做到材料的收齐与整理,从而使教师能更好地分配自己的时间,防止教师将材料堆积到学期末,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幼儿园应当加强对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管理监督工作,除个别特殊情况外,要求教师按照正常的活动时间和教学秩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一天的活动,从而有利于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与发展。
3. 增加经费投入
经费是支撑结构游戏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在结构游戏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多样化的材料,适时更换结构区内的游戏材料,能够使幼儿保持对游戏材料的兴趣,让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究,保持对结构游戏的创造力,从而使结构游戏在幼儿数学、科学、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发展中发挥有利作用,因此,幼儿园应当对结构游戏引起重视,增加对于结构区游戏材料的经费投入,使幼儿园结构区游戏能更加顺利地开展。
【注释】
[1] 黄玉娇.材料结构及投放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
[2] 杨珊珊.幼儿园结构游戏材料配备与使用的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3]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3.
[4] 崔希娟.积木的不同投放对幼儿积木建构水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5] 董素芳.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6] 转引自黄玉娇.材料结构及投放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
[7] [美]约翰逊,等.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华爱华,郭力平,等,校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 冯晓霞.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刘晶波.学前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刘焱.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5] 刘焱.幼儿园游戏与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 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7]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8] 周兢,王坚红.幼儿教育观察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9] 汪荃.幼儿园活动区玩具配备实用手册[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6.
[10] [美]Dorothy H.Cohen [美]Virginia Stern [M].马燕,马希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11] [美]约翰逊,等.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华爱华,郭力平,等,校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 黄玉娇.材料结构及投放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
[13] 杨珊珊.幼儿园结构游戏材料配备与使用的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14] 崔希娟.积木的不同投放对幼儿积木建构水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5] 董素芳.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6] 陈云.区角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J].幼教天地,2013.
[17] 叶莉,沈雪芳.合理投放材料促进幼儿发展[J].基础教育,2013.10.
[18] 邓冬生.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有效投放的实践探索[J].职教幼教,2012.
[19] 陈键梅.幼儿园游戏材料的选择和利用[J].教师博览,2011.
[20] 杨素会.幼儿园美术材料投放的个案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The Study about providing of the structure zone game material for 4-5 young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Abstract】 《Kindergarten guidelines》Pointed out that 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should be in the game as the basic activity, the game is the inner requirements of children, it is In 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have increased concern for the structure of the game, but Still need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about providing of the structure zone game material for 4-5 young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This study used literature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interview method,study about providing of the structure zone game material for 4-5 young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understanding of structure zone game material delivery statu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words】 structure of the game; middle class young children; provide
附录
教师访谈提纲
性别:
教龄:
学历:
基本信息:
1. 您认为结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重要吗?
3. 您依据什么选择来投放结构区游戏材料?
4. 您认为结构区游戏材料需要更新吗?
5. 您认为结构区游戏材料什么时候更新比较合适?
6. 您认为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最适宜的时机是?
6. 您觉得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数量多少才适宜?
7. 您觉得结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种类怎么看待?
8. 您觉得中班幼儿在进行结构游戏材料选择时有什么特点?
幼儿访谈提纲
性别:
年龄:
小名:
基本信息:
1. 宝贝,你最喜欢玩结构区里面的哪一样玩具呢?
2. 宝贝,你为什么喜欢玩这种玩具呢?
3. 宝贝,你最不喜欢玩结构区里面的哪一样玩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