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期刊
   └   期刊
   └   著作
   └   讲解
   └   论文名单
最新热点  
 ·  陪孩子做这24件小事
 ·  三所小学寒假劳动清单,跟孩子一起看...
 ·  寒假正是读书时,3个亲子阅读故事一...
 ·  2023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
 ·  践行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
 ·  教育部关于印发 《幼儿园督导评估办...
 ·  幼儿园春季学期​各类计划合集...
论文名单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期刊 -> 论文名单      
【一等奖】学前教育质量与可持续发展——Fun in learning English 之情境教学的可行性


“学前教育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Fun in learning English 之情境教学的可行性


蓝玉霖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深圳银鹰第一幼儿园         518028


摘要:学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应该是符合学前孩子年龄段特点。在全英的教学语言下,让孩子有兴趣,主动参与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我们也知道第二语言的学习,重复重复再重复是孩子学习的方法之一,在这一重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运用符合他们年龄段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并且能够做到“我要学”。本文通过结合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学经验,分析学前英语教育的现状问题,提出情境教学在学前英语教育中的可行性以及独特性。


关键词:学前英语,情境教学,兴趣。


学前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事业。通俗的说,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们必然是本着一颗“业界的良心”在做事。正如一位长辈说过的,“幼儿园老师,就是一份良心活。你为孩子做多少,家长不一定看得见,能看见,知道的就只有自己。”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每个人对学前教育的质量高低评判标准是不一的,如若论及可持续发展,个人则觉得一定是让孩子从身心都感受到快乐,自然,符合他们的年龄段能力的事情。不应该存在拔苗助长等过度现象。举个例子,例如第二语言的学习。孩子能够学多少算是质量的保证呢?怎么去做到对学前孩子学习的保证呢?


学前英语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一名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并从事8年学前英语教育的一线老师,经历着从菜鸟,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用英语上课,到模仿,到实践的过程。在这样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里,我们也能发现现在学前英语教育存在几点问题:


    1、学前英语的整体教学环境或者氛围。第二语言的学习本就是一个重复再重复的过程,和学习母语是同个道理。每天每时每刻都沉浸在母语氛围中,而学期英语往往是在课堂上老师全英上课,教学活动结束后又回归到了中文的环境里。当英语老师在日常生活环节中渗透入英文时,又往往遇到不一样的阻力。氛围的不完全是孩子学习第二语言的一个弊端;


    2、家长对孩子在园的教学活动期望值相当大,回家和孩子复习时习惯性地用中文问孩子“这用英文怎么说?”总指望着孩子一天在园的某次教学活动中能够学习很多。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第一点我们已经提到氛围的重要性,回家后没有任何氛围渲染或者熏陶,家长也没有以身作则开口创设英语环境,而孩子却直板板地被要求翻译,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多么严苛的要求。期望越大,孩子压力越大,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低;


    3、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水平,包括了教学技能和方法,怎样让孩子感兴趣或者在课堂上感受到快乐有趣,是英语教学活动至关重要的一点。既然学习第二语言是一个重复的过程,那么老师就应该做到耐心等待。第一次面对英语,孩子不知道老师说什么是很正常,要给予孩子时间,创设情境帮助孩子理解。很可惜,部分英语老师们急于有所成,一边翻译一边上课,确实会在短期内达到某种效果,却也在时间中耗损了孩子学习第二语言的乐趣。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上课过程中,你所创设的环境或者设置的游戏,让孩子揣测其中的意思也是一种乐趣。直接翻译解释给孩子听,孩子不需要动脑筋思考,也没有了猜测的趣味,就是被动输入有什么意义呢?


    4、对孩子的学习目标的期待。家长要事先了解符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目标。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个重复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听是孩子第一个接触英语的过程,当孩子还小,家长期望孩子能够说出一口怎样流利的英语呢?连母语还不能清楚表达的较小年龄段的孩子要求应该是听,让孩子先有兴趣。所以老师应该和家长讲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各自应该达到的目标或者能力是什么。


    5、快乐!乐趣!第二语言的学习已经是一个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里要让孩子感到快乐,有趣!而不是一味地看着卡片或者黑板机械跟读!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在和前辈同事间的相互学习中,从孩子在课堂上的反应以及结合孩子特有的年龄学习特点,我切身体会到第二语言的学习,最受孩子欢迎,并主动参与其中最具积极参与性最为可行的并有效的就是情境教学。


对情境教学的理解: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儿童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儿童理解教材,并使儿童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儿童的情感。情境教学法就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进而引导儿童通过讨论、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第二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在英语教学中,全英文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极为重要,尤其是在新授内容的环节中。情境教学,就是为孩子创设一个特定的场景,包括教具的利用,真实物品的展现,环境的创设等等,让孩子知道此时我们是在哪一种场景或者环境。当孩子融入了这种环境,要吸收新授内容就更容易接受了。


情境教学有着以下几点特点:


1、易于理解。看到孩子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内容时,有老师会非常着急,情境的创设便于帮助孩子理解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尤其是场景,这样也就不存在是否听懂的问题了。


2、提高参与度。情境教学法符合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儿童的学习意识。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计使儿童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获取最佳注意力,再通过理解、尊重、参与的作用以提高儿童的兴趣。


3、灵活性。当创设了一个情境之后,可以在先前的情境中继续拓展新的故事或者新的场景。(在后续中我们将举例说明)一环扣一环衔接下去。


情境的取材或者设定范围:


1、来源于生活。新《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强调了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其内容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尤其第二语言更应该是贴近孩子的日程生活。


举例说明,小班孩子学习一日生活环节。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两种方法,一是老师拿着刷牙的图片和孩子反复练习,二是老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孩子手口并用。哪种会更有趣更让孩子主动跟着重复呢?我们和孩子一起双手合拢假装睡觉,闹钟声一响老师伸伸懒腰打打呵欠揉揉眼睛,拿杯子挤牙膏刷牙,拿毛巾打湿毛巾再拧干毛巾洗脸。一系列的动作都是日常中起床后洗漱的基本动作。我们发现孩子在第一遍的时候都愿意跟着老师做,当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说着我们需要孩子掌握的短语或者词汇时,孩子们都能主动跟上。包括开始设定的take a cup, toothpaste, toothbrush , brush your teeth, towel, wet the towel, dry the towel, wash the face等,都已经能掌握住,还可以日渐增加例如wake up, mummy Im hungry 等等拓展性,其实也就是沿着之前的脉络往下拓展,而这样的目的,一是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愿意主动开口跟读进而掌握词汇短语而不是通过中英文的翻译,二是在一定基础上帮助孩子进一步拓展词汇。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最靠近生活的情景也是最真实的情景,这样的学习是有趣而又愿意参与的。当然中间离不开真实教具的利用。


2、以孩子为首,选取感兴趣的。


以大班的孩子为例。大班的孩子接受能力更强,我们为孩子设定的场景内容也较为丰富,更多的也会在场景设置中投放更多的实物以增加孩子的情境感。当孩子们在自由谈论时我们发现了孩子最感兴趣的几种职业:警察,医生,消防员等等。抓住这一点我们设置了医院的情境。我们放置了医生服,听诊器,玩具针筒,体温计等实物,将课桌设置为病床,医生坐诊听心跳,测体温,需要时将针筒用上,或者可以使用口服药(巧克力豆装在药瓶里)。通常最受欢迎的就是打针以及吃药,而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孩子自己口述病情,并自行选择治疗方式。在过程中我们将会设置情景对话:“I need your help doctor. /Whats wrong with you?” “I have a headache/ tummy/arm/ leg …… hurt.”等等,还有各种描述病情的单词。在课后,我们仍然可以将这些实物情景投放到区域中,作为课堂延伸活动。


情境创设,是符合学前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点的一种方法。情境教学还有着它独特的灵活性,可以不断延续,拓展,即使在学习新的内容也不会忘记之前内容。仍然以大班年龄的医院为例,我们可以将情境拓展到交通安全事故,火灾等等,还可以增加报警求助的方式。既帮助孩子学习了知识点,又增加了孩子相应知道的求生技能等。即使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仍然可以将情景转移到教室的区角活动,让孩子自由操作自由对话。


第二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学前英语的学习,最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他们才会更加感受到语言学习的快乐,成为“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情境教学正正是符合了这一特性,也给予了孩子快乐学习的氛围。


 
版权所有:新时代学前教育网 Copyright ©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034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