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乐器
所谓的人体乐器,就是指从口到手,从脚及身体每个部位,凡是可以拍打出或发出声音的地方都能作为学习的工具。通常可运用的方式有:拍手、拍腿、跺脚、打响指等,锻炼幼儿肢体动作与节奏相配合的表现能力。例如小班的幼儿,由于他们刚接触到奥尔夫音乐,我们可以根据其年龄特点和对节奏掌握的差异,允许幼儿有不同的发挥,由他们自己来选择打奏的方式,为所熟悉的歌曲伴奏。在教师引导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每个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为乐器,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节奏,体验节奏带给自己的快乐和美妙。
总之,奥尔夫音乐节奏教学的训练是把语言、动作、打击乐器、图谱等与节奏相结合,调动幼儿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同时,促进其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作力的发展,使音乐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雪,白雪.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节奏教学中的实践探索[M].青年文学家,2012,(8).
[2]李妲娜,修林海,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德君.论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与特色[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6).
[4]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5]刘 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法的差异[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4).
[6]李妲娜.奥尔夫教学法[M].中国函数音乐学院教材,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