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是当今学前教育的重要模式
鹤山市碧桂园幼儿园 黄丽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广东省学前教育取得快速的发展。据资料表明,1984年美国幼教协会制定并颁布了《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规定:幼儿与家庭关系密切,唯有认识到家庭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与家长有效合作,共商教育对策,才能使教育适应孩子的需要。由此可见,家园共育已经成为幼教发展的一个趋势。
【关键词】 学前教育;家园共育;发展
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识到当今时代学期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如何才能促进学期教育的正确发展,也是教育界甚至全民所关心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指导要点中指出:“学前教育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并不是单指幼儿园这方面的教育,学前教育也并非单一的教育,需要我们家长的积极配合!
现在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在城市,一般家庭都是独生子,家长们自然不自然的对孩子溺爱,使幼儿形成了一系列不良的性格,当幼儿走进了幼儿园之后,教育的重担就全部落到幼儿园老师的身上,有一些家长更是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情,其实这都是错误的想法。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只要实施家园共育幼儿才能健康成长。
一、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法展,即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这说明家庭和学校要对孩子要求一致,从同样的原则出发。如果在幼儿园老师的要求跟家里的要求不一致,会导致孩子混淆,孩子毕竟是孩子,同样的事情反复做,久而久之才会形成习惯,如果在学校是这样做,回到家又是另外一种做法,恐怕很难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二)家园共育为何如此重要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家庭教育已被人们充分关注,因为家长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孩子模仿和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各种言行之举就好比一面镜子。作为当代社会的家长,对教育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给尽量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这都是教育好的势头,从孩子一出生就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孩子上了幼儿园,并不是说家庭教育就不重要了,因为教育不是单方面幼儿园的教育,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相互并存的,这时家园共育就成为当今时代的大课题。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要同一个方向、要求一致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受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的影响。在跟家长交流时,总会听到不少家长说:“怎么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很听话,表现的很大方,而且能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么到了家以后就成另外一个样了呢?”其实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跟幼儿园教育没有达成一致性,从而导致了孩子在幼儿园是一个样,回到家又是另一个样,对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很大的阻碍。这也说明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实现家园共育可以让老师和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两方面齐心协力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有着自己的优势、特色,两者能达成共识,目标一致,互相充分交流,能使教育方法能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别,这样成起到成倍的效果,所以实现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园共育
(一)正确理解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意味着家园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合作伙伴关系,家园积极沟通、统一思想、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发展。”众所周知,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幼儿教育是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双向互动,幼儿园需要辅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家长方面则需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管理模式与教育形式,在家园互动的情况下,密切幼儿园老师与家长的关系,赢得了家长的理解、支持,达到教育的和谐性。有些家长就会产生一个误区,幼儿园实施的任何教育方法都毫无疑问的去认同,老师说的每句话都是真理,甚至拉拢老师,认为这样老师就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一些,这些都是特错大错的行为,更不是所谓的家园共育,扯上了利益关系,教育也变得不再纯洁了,所以这一点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这并不是家园共育能采取的方法,也是不可采取的行为!所以幼儿园还需给家长普及知识,如何辅助好老师,一起教育好孩子。首先需要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时时刻刻都会影响着孩子。然后,还应让家长改变一个误区,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教育是不能代替家庭教育的,双方需并存。幼儿园老师与家长在育儿方面既有共同目标,但是双方又承担着各自不同的任务。最后,要使家长认清他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尽到自身应尽的责任。
(二)处理好家长跟老师的关系
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是很烦碎的,首先幼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然后要需要面对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可以说一个幼儿有多位家长,其中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上幼儿园的孩子年龄都偏小,家长给予的关怀就多很多,家长都希望从老师这里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所以说幼儿教师比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的接触频率要高得多,幼儿教师每天至少要与幼儿家长见两次面,早上上学,下午放学,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与幼儿家长相处过程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这样工作起来就是事半功倍。首先老师与家长交流要坚持一个原则: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家长意识到老师在幼儿园是重视自己的孩子的,也时时刻刻都关注自己的孩子,让家长把孩子放在幼儿园能放心。也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其次幼儿园老师需要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威信。有些老师跟家长交流时说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其他方面,聊聊家常呀,经常这样,老师会失去威信,家长久而久之会觉得你就是这么一个能聊聊天的人,以后等需要与家庭配合时,家长也不会把老师当一回事,配合不配合都无所谓,反正都这么熟了。所以说老师需要多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与家长交流时多些内涵,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最后,老师要发挥主动作用,增强信任感。其实人际关系都是相互的,老师总是主动去关心孩子,家长能不信任老师吗?相反来说,老师都从未主动关心过孩子,家长都感觉不到老师对他孩子的在乎,又叫家长怎么去信任老师呢?所以说老师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要发挥主动的作用,取得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家长工作进行的会顺利很多,当然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家园共育的方法
家园共育,沟通是重要的桥梁,在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时,方能达到家园合作、配合共同教育幼儿的目的。在幼儿园工作一年中,笔者也充分感受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我们幼儿园也一直围绕这项工作展开着:
1、多种途径,和谐沟通
(1)上门家访。上门家访是个一个好的途径,老师可以和每位家长单独的交流,走进家庭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的教育情况,并会做好相应的记录,利用家访的机会老师也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一些基本情况,初步取得家长的信任并对老师的工作积极配合,为家园共育打好一地步基础。
(2)召开家长会。家长分为一般为班、年级或者园为单位,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会,一般是让新生家长跟老师之间有个更深的了解,也让家长与家长之间有个初步的认识,把班和家庭凝聚在一起能为一个“大家庭”。以年级或者园为单位的家长会一般幼儿园有大型活动,在活动之前利用这个机会领导会召集家长集体进行一个会议,让家长们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情况。
(3)电话访问。电话访问也是幼儿园老师跟家长沟通的一种途径,一般针对一些工作繁忙,与老师接触机会不多的家长,或者是幼儿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幼儿身体不适,不能来幼儿园,老师要采取电话访问的形式,给予孩子关心。
(4)使用家园联系手册。家园联系手册是家长与老师交流必不可少的形式,每星期老师和家长进行书面的交流和互动,老师要详细在家园联系手册上写好幼儿这一星期来的各方面的表现,让家长能够通过手册对幼儿这一星期在幼儿园的情况有所了解。而家长需要在家长留言写下幼儿在家的表现或者家长的心声。家园联系手册是一座桥梁,加深了老师、幼儿和家长三者之间相互理解和谐交流。
(5)班级博客。这是我园实行家园共育的一大特色,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都有自己的班级博客,每星期老师负责将这周的幼儿活动的照片、视频上传上去,更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把幼儿每周的食谱传到博客上,让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每天的伙食有个清晰的了解。并且上传一些有内涵的育儿文章和家长一起探讨交流,班级或者幼儿园有相关的通知在博客上及时更新,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到消息。
2、各种活动,促进情感
(1) 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 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邀请全体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使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真实表现,从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培养、学习本领等多方面展开,增加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2)亲子活动或主题活动。 幼儿园举行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去旅行;一起过一个精彩的节日;一起完成表演;共同劳动献爱心等等。还有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比如邀请家长做老师,让家长亲自体验一回做幼儿园老师,充分了解幼儿园老师的工作。这不仅让家长充分了解了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充分肯定,密切了家园的关系。
(3)亲子作业单 。由于我园有自主探究这一课题,每周五老师带领孩子,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各方面的自主探究,所以有些亲子作业单,需要家长回家跟幼儿一起去完成,这一活动更是有利于曾加家庭的和谐。
(4)园刊和网站实现家园互动。
我园还开办了自己的园刊,以及网站。园刊能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同时也会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幼儿教育、保育知识的文章,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网络的力量能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家长取得及时沟通,探讨孩子现阶段的教育。我们每学年都会做一个班级视频,记录孩子一学年的点点滴滴,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进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我国《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到:“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以上论述综合说明了家园共育是多么的重要,希望社会、幼儿园以及家长们更加的重视起来,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池玉萍.家园共育的途径《实践(党的教育版)》,2009年第3期.
[2]陆小燕.《幼师如何利用接送时间与家长沟通》,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3]徐丽. 《早期教育的文化分析》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6月第35卷第2期.
[4]田芳.《家园共育的现状及意义》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碧桂园幼儿园园刊,2012年4月第二期.
[1]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2] 池玉萍.家园共育的途径《实践(党的教育版)》,2009年第3期.
|